#alternate *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汽车 * 房产 * 旅游 * 教育 * 时尚 * 科技 * 财经 * 娱乐 * 更多 母婴 健康 历史 军事 美食 文化 星座 专题 游戏 搞笑 动漫 宠物 * 无障碍 禅意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呢? 2018-09-17 20:37 来源:亭颐创意艺术品家居艺术之 原标题:禅意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呢? 艺术家 设计师 原创作品 禅意的生活是一种简约的生活。 一个人想把生活过的複杂不难,而过的简约就不容易了。我们现在的生活都太过于複杂,无论是老总还是员工,甚至是大街上的清洁工,一天到晚似乎都很忙碌, 都有做不完的事情。这就不是简约的生活,这是一种加负的生活。这不仅和我们的社会环境有关,和我们的心态也有关系。我们总是有很多想法,总想做很多事 ,这都是身心还没有静下来缘故。当你(你)的身心真正静下来了,你会发现自己所需所求并不多。 [67a3646adc394f16aed2daa79a37d005.jpeg] 已故韩国法顶禅师,他在《山中花开》书中有一段话写的非常好,“在我的屋子里面,所有的用器有一件就够了,再多一件便是奢侈品。”读了他的话我很惭愧, 因为在我的屋子里有一只宋代的建盏就已经够了,但是还有两个。当然它们不是奢侈品,而是用来招待朋友一起饮茶的。如果仅仅是爲了自己享用,那就是奢侈品 了。这就是其中的差别,这就是禅意。 [93319059933243758945e5496c127c1b.jpeg] 禅意的生活是一种清贫的生活。   也就是我在《岭上多白云》一书中所提出的生活理念:“过清贫生活,重建人格尊严。”简约生活就是一种清贫生活,而清贫生活不是指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穷 困生活和清贫生活不是一个概念。穷困生活不仅是物质上没有保证,精神上也同样像乞丐般贫穷。相对而言,清贫生活指的是物质得到基本保证,而精神生活非常 富有。清贫生活是有所取捨的,是从繁複转向简约、从奢靡转向清贫。 展开全文 [d41429ed9d244914873db0d557a8dcdf.jpeg] 清是不沾染,是人品和人格的一种境界,即所谓的“人到无求品自高”;贫不是一贫如洗,要大家回到古代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原始生活,不是这个意思 。清是不贪的意思。“贪”字是一个“今”一个“贝”,“贫”是一个“分”一个“贝”。是将自己的财富分享给更多更需要的人,这是贫;将他人财富据爲己有 ,这是贪。所以清贫生活是指过一种志趣高雅、简约自然的生活方式;放下对外界的执著,放下对物质的贪欲,过一种自在的生活,这就是禅意生活的开始。 [421f7072b9524fe0bb3feda2cda26d63.jpeg] 禅意的生活是一种自在的生活。 现在好多人都感觉不自在,因为他们都不是为自己而活。父母为儿女活著,儿女又为父母活著,每一个人都活得很痛苦,很不自在。我们最难改变的是我们的观念 ,这是从小养成的,每一个人都被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所封锁,真正的枷锁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心的。正如老子所讲“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亦如释迦牟 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却认爲自己没有说过一个字。所以自在的生活一定在于我们自己的取捨,一定要让自己的心量放大,不要总纠结于一个小小的 空间、一段小小的时间,甚至一截短短的情感。这些都是心量不大、智慧不圆满的表现。 [44dd44566c6042d2892e512ff291f10c.jpeg] 古语有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之所以不如意的事情有十之八九,就是因为我们的心量太小,只有一二份,所以不如意的事便有十之八九。如若心量有 八九份,那不如意的事也就只有一二份了。真的心量大了,放下了,便得自在了。“自在”两个字来自《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 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词彙都是来自佛经的,譬如“单位”、“主席”、“书记”等。观是向内观,看自己的心是不是真的清淨了,是不是真 的不起心动念了,心量是不是真的大了,这些都是“观”的功夫。真正放下了,心量真正大了,便能得自在。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御六气之便,以游 穷者”是一种大自在,但是还有更大的自在,那就是“芥子纳须弥”。所以真正的自在是既不为外界环境所限制,也不为内心欲望所制约,而与天地万物相往来, 与万法为侣,做逍遥之游,这纔是真正的自在。 [7a7d61ac433d487190ca8fc2cd4f0d5e.jpeg] 禅意的生活是诗意的生活。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缺乏审美趣味和诗情画意的时代,一切都变得庸俗浅薄,一切都变得市场化和商品化,一切都变得急功近利合缺少趣味。没有人能安安静静坐 下来为自己煎一碗茶,为自己焚一炉香,为自己弹一只曲,甚至为自己吃一顿饭。整个社会都步入一种病态之中,长此已往,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国家职能部门一 些有识之士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来提倡和弘扬传统文化,真可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现在真的是到了一个很迫切的时候。 [526384c834554cdf8000ec20efabc7be.jpeg] 国外人提到中国,一般都将唐代的辉煌和清代的没落作对比。唐代我们最骄傲的是诗歌。所以诗意的生活应该从唐诗宋词开始,从最早的《诗经》开始。《诗经》 共有三百零五篇,从西周到春秋八百多年,由采诗官採集整理而成,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雅”二字就是来自于《诗经》,《诗经》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 集大成者。《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被后人尊为六经,并以《诗经》为首。后因《乐经》亡佚,只剩下五经,所以从宋代 开始纔有了《四书五经》的说法。而将《关雎》作为《诗经》第一篇,是因为其写的是后妃之德。 [2968141baf774bad8edf9072c15521cf.jpeg] [6d2e1952d3264508974cdea074b85f0a.jpeg] [802bb8da39d942db9b97d484ebf9fdd9.jpeg] 日复一日的忙碌使我们渴望摆脱日常生活中的喧嚣繁杂,慰藉自己疲惫不堪的心灵。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禅意生活。 ——松原哲明 生活的本意是什么?或许,暂时还不能够给自己一个十分准确答案。但总有人由衷渴望让生活处处充满禅意美:简约内敛、自在高雅、清净无碍、智慧而拙朴! [7289b97a5bc3400dab3d22b8e8c6fa56.jpeg] 禅意生活,是一种贴近内心的生活方式,是不带任何附加的渴望,所以,有人愿意将它视为生活信仰,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断体悟和践行。 [404732fb537445549437cdeecb0fa109.jpeg] 现实中有些奇妙的力量,是从自己的心愿开始的。自从喜爱并向往禅意生活以后,那些让人能够安静下来的事物,比如:茶、香、古琴、书籍、素食等,像是人生 中的突如其来,进入日常生活中。 因为素食,又常把禅意生活挂在嘴边,朋友们常惊讶地问:“呀,吃斋念佛了吗?看破红尘了吗?还能像正常人一样玩耍不?”笑一笑,给她们的杯盏里续上茶。 禅,是佛家的吗?是 禅,是芸芸众生的吗?是 禅意生活,是不脱离日常生活的,有禅,更有生活。 禅意生活,是身心良药,有化烦恼为美好的奇特力量。素食、喝茶、焚香、抚琴、读书,看上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若在生活中践行,便能体会到它们对身心的影 响:能够让人内心清净、安稳、通达,让生活简洁有序。 人生有无数种可能,心怀一个向往,就有可能实现一些美好!禅意生活,是一种清净简约的生活方式,一种随缘自在的生活心态,一条笃定而从容的人生道路。 向往禅意生活的人们,终会相遇、相伴同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亭颐创意艺术品家居艺术之 文章 总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6秒后 进入搜狐首页 今日推荐 进入搜狐首页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