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3.jpg] * 首页 * * 出版社介绍 + 简介 + 发展沿革 * * 图书推荐 + 新书推荐 + 重点推荐 + 丛书(系列书)推荐 * * 书评与书摘 * * 新闻中心 + 出版社新闻 + 媒体关注 + 产业资讯 * * 党务工会 + 党务信息 + 工会信息 + 团务信息 * * 与我们联系 + 个人读者购书 + 团体及批销单位购书 + 院校合作部联系信息 * * 相关服务导航 + 复旦图书真伪查询 + 教学服务网 + 官方天猫旗舰店 * * English [  书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   [a13.gif]   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 文学艺术 * 历史哲学 * 政治法律 * 经济管理 * 新闻传播 * 外国语言 * 理工科技 * 文化教育 * 医药卫生 * 教辅教参 * 学前教育 * 综合性图书 * 文学 * 艺术 * 语言 * 哲学 * 史学 * 社会学 * 历史地理 * 政治 * 法律 * 经济 * 管理 * 金融保险 * 财务会计 * 国际贸易 * 证券期货 * 影视 * 广告 * 新闻传播 * 公共关系 大学英语 研究生英语 专业英语 工具书类 专门用途英语 其他语种 * 数学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计算机 * 其他科技类 * 文化教育 * 文化读物 * 科普读物 专著 现代系列 | 中医学 | 皮肤病临床诊疗丛书 | 临床医学 | 护理学 | 临床药 物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图谱系列 | 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处置系列 | 教材 复旦博学・基础医学 | 复旦博学・临床医学 | 复旦博学・MPH(公共卫生硕 士) | 复旦博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复旦博学・护理系列 | 复旦博学 ・卫生事业管理系列 | 复旦博学・大学医学英语系列 | 复旦博学・基础医 学本科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 复旦博学・生物医学工程 | 复旦博学・当代医 学英语系列 | 复旦博学・预防医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教材 | 复旦卓越・卓越 当代医学英语系列 | 复旦卓越・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护理系列教材 | 复旦 卓越・医学英语系列 | 复旦卓越・高等职业教育医学基础课教材 | 复旦卓 越・医学职业教育教材 | 复旦卓越・高职高专护理英语系列教材 | 复旦卓 越・护理专业项目式教学教材 |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 研究生教材 | 双 语教材 | 中等职业教育教材 | 大学教材 | 教学辅导参考书 * 医学科普读物 * 其他 * 大学 * 成人教育 * 自学考试 * 中小学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 * 幼儿数学故事绘本 * 幼儿科学故事绘本 * 动物的秘密系列绘本 * 其他绘本 * 教学参考及其他 * 综合性图书 品牌教材 [boxue.gif] 复旦博学品牌 [zuoyue.gif] 复旦卓越品牌 [gif.asp?id=10115] 语录的思想史:解析中国禅 作者: [日]小川隆 著 何燕生 译 定价: 35 元 页数: 316页 ISBN: 978-7-309-11217-7/B.520 字数: 268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2月        [arrow2.gif]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bg_point1.gif] 内容提要 前言 禅,一般被认为是通过坐禅而获得开悟的宗教。然而,所谓坐禅、禅定这 种修行实践,其实并非仅限于禅宗,甚至也更非佛教所独有。仅就以文献的形式 保存下来的典籍来看,禅宗显而易见的特征,与其说在于坐禅,倒不如说就在于 禅僧彼此之间的问答。 当然,我们毫无必要否定以问答为前提的、由坐禅与作务所构成的修行生 活。如果是现阶段希望自己开悟,即便在今天,我们也理应采取坐禅这种途径。 然而,如果是对历史上的禅思想进行考察,留给我们的途径,除了虚心地解读以 文本的形式保留下来的禅籍之外,则别无其他选择了。而且,从文本的内容来看 ,禅僧的修行并非仅此坐禅就算了事,更多的场合则是以问答为契机,得到一种 方法,从而开始有了最终目的的实现。因此,我们如果试图从学问上研究历史上 的禅,那么,通过解读禅语录中所收集的大量问答来考察禅在各个时代是如何被 理解、如何被表达这样的工作,必将成为我们研究禅宗的一个基础。 本书的研究,无疑正是这一基础性工作的一种尝试。禅,往往被说成是超 越逻辑和时空的东西。然而,至少从由语录所记录下来的问答来看,我们可以承 认,语言当然有其作为语言的意涵与脉络,每一个时代的思维与表达,相互之间 当然有其差异。本书的研究,旨在透过禅宗最盛时期的、中国唐宋时代的代表性 文献,解读各个时代禅宗的思维与表达,考察其在20世纪以何种形式被理解、被 建构而形成为今天禅宗言说的问题。严格说来,这与其说是禅自身的历史,倒不 如说是进行传承、编辑、解释禅者“语言”的人们的一种集体性思维的历史。本 书的研究之所以不是“禅的思想史”,而刻意题为“语录的思想史”,其理由就 在这里。本书由如下四章 构成,但它们的宗旨都在于依据各个文献的语句和文脉 ,以探寻其思维与含义;其特色在于试图与基于形而上思辨的抽象性论述相区别 。 (1) 序论庭前嗍髯印―今天我们如何解读禅语录? 本章 拟以“庭前嗍髯印闭飧鲇忻的禅问答作为题材,对禅语录的解读 方法进行探讨。即便是相同的禅问答,唐代与宋代之间,在思维与表达上大相径 庭。唐代的禅问答,是以禅宗内部共享的问题意识作为基础,问答与问答之间, 互有关联;我们在还原其脉络的同时,对它们进行解读,便可发现看似意思不甚 明了的问答,其实是意涵深邃的东西,可以被人们所理解。但是,到了宋代,同 样的问答,则作为一个单独的问答,被片面地处理了;而且,以其不可解作为理 由,最终被视为一种可以超越意涵和逻辑的东西了。这种观点,同时也构成了20 世纪禅宗言说的原型。 (2)《祖堂集》与唐代禅 拟以被评价为最具中国禅宗原始氛围的五代禅宗史书《祖堂集》作为主要 材料,对唐代禅宗的思想进行考察。 第一节“马祖系的禅”,将对构成唐代禅宗主流的马祖道一及其门派的禅 ,进行讨论。马祖禅,一言以蔽之,即是“即心是佛”,即认为当下自己的心就 是佛。其观点常被表达为将平常的身心活动视为佛作佛行的“作用即性”说,以 及放弃一切对外在神圣性的追求,以自我满足于现有状态为理想的“平常无事” 说,等等。不过,对于这种情况,马祖的弟子之间也曾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在对 自己现实状态的认识上,产生了后来禅宗思想史发展的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轴,即 所谓“对即自性的肯定”与“对超越性的克服”的对立架构。 第二节“石头系的禅”,拟对由马祖禅分流出来,并形成唐代禅宗第二个 主流的石头希迁一派的禅,进行考察。如果说马祖禅是以自己的“本来性”和“ 现实态”的无媒介性的等同作为宗旨,那么,石头一派的禅则是试图将其两者把 握为一种玄妙的不即不离、不一不二的关系。“本来人”、“主人公”――指不 与现实状态的自己相分离,但同时又与其层次相异的“本来性”的自己――石头 一派对于这两者的探求,构成了他们自身的显著特色。 (3)第二章《碧岩录》与宋代禅 禅的思想与风格,在北宋发生了大大地变化。一言以蔽之,它是从以对当 下自己的肯定为基调的唐代禅,向寻求对超越性大悟体验的宋代禅的转换。当然 ,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变化,是贯通整个北宋时期种种演变的结果。这里试图通 过对宋代最具代表性的禅籍之一的《碧岩录》进行解读。 首先,在第一节“禅者的后悔――围绕〈碧岩录〉第98则公案”中,将介 绍唐代的禅问答在宋代禅籍中大量被篡改性解读的具体例子;接着在第二节“‘ 百丈野鸭子’话头与圆悟关于作用即性说的批判”中,拟讨论《碧岩录》对马祖 禅风的“作用即性”说的批判;在第三节“‘赵州七斤布衫’话头与圆悟对无事 禅的批判”以及第四节“圆悟对无事禅的批判与无事理念”中,将对该书在满足 于“无事”予以激烈批判的同时,另一方面又要求对戏剧性大悟进行体验的情况 进行探讨。不过,《碧岩录》本身最终也以对“无事”的归属作为最高理想,并 展示出了一个“无事”(0度)→“大悟”(180度)→“无事”(360度)这样圆 环变化的逻辑。此逻辑,带有概括北宋时期禅门宏观动向的内容。即便在20世纪 的禅宗言说中,此逻辑也常常被采纳和接受。 最后在第五节“《碧岩录》中的活句说”中,将对宋代禅的“活句”进行 探讨。即便本来应该具有意思的唐代的禅问答,在宋代禅门中,同样地变成了没 有意涵、超逻辑的“活句”被处理了。《碧岩录》将这些“活句”的参究视为打 破“无事”、带来“大悟”体验的重要契机。这种主张逐渐形成了一种方法,发 展成为大慧宗杲的“看话”禅,并制约着后来禅思想发展的性格。 (4) 第三章胡适与大拙――20世纪的禅学 禅超越宗门的界限,广泛地参与学术界、思想界所关注的问题,是在进 入20世纪之后的事情;今天,我们对于中国禅宗文献的理解,大大地受到了20世 纪重新建构的禅宗言说的制约。有鉴于此,本章 将对给予20世纪禅宗言说的形成 起到过极大影响的胡适与铃木大拙二人进行探讨。从结论而言,所谓20世纪的禅 宗言说,其实就是试图将上述宋代禅与西方近代思维相结合的一种产物;这么说 ,并不言过其实。 今天,我们在试图从学术上考察禅的时候,通过严密的文献批判与史实的 考据进行客观的、实证性的论述,已经成了一种常识。在第一节“胡适的禅宗史 研究”中,将讨论胡适以清朝考据学的方法与实用主义的思想作为武器所确立的 研究方法的情况。与此同时,还将指出,胡适关于禅的理解,含有忽视思想内容 ,只是将禅视为一种开悟的方法论来把握的一种偏向。其原因在于,并不是以内 容的差异,而是试图以方法的不同来评价思想的所谓胡适实用主义的思维方法; 与此同时,不自觉地将大慧一派的“看话”禅作为理解禅的一种前提,也是当时 的一种共识,与此也不无关系。 1950年,胡适与大拙之间所交锋的论战,作为禅宗研究史上有名的话题, 迄今被广泛地相传论述。其争论的焦点,一般往往被理解为一种以所谓胡适的合 理主义、历史主义与大拙的主观主义、体验主义相对立的结构。其实,我们往往 忽略了其背后存在的所谓如何回应西方近代的共同课题。因此,在第一节后半部 分讨论该问题之后,接着在第二节“铃木大拙的‘禅思想’”中,拟对铃木大拙 的思想进行考察。铃木大拙经常指出西方近代的局限性,而为了超越这种局限性 ,他提出了“禅思想”的观点。不过,他驱使着“般若即非”、“无分别的分别 ”、“真空妙用”等这些多彩多姿的新造词语所书写的学说,其实运用的是宋代 禅的逻辑。大拙企图将禅与近代文明之间发生一种连动。然而,其间同时也蕴藏 着与战争这一被歪曲的近代彻底发生连动的危险。 以上是本书的梗概。正如一般所指出的那样,敦煌出土的初期禅宗文献与 马祖禅以后的传世资料之间,有着决定性的质的断裂。本书所讨论的,仅限于马 祖以后的所谓禅宗之为禅宗而得到确立之后的时代的文献,对于需要使用不同的 分析方法进行论述的以前的禅宗,本书并未处理。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已在 《神会――敦煌文献与初期的禅宗史》(临川书店,《唐代的禅僧2》,2007年) 中单独地进行了论述,所以若能一并参考该书,将是我所期盼的。该书讨论了从 最初期的禅宗的出现到马祖禅的成立过程,在年代上,与本书构成了直接相关连 的内容。 [bg_point1.gif] 作者简介 [bg_point1.gif] 书摘 小川隆(OGAWA TAKASHI),1961年生。1983年,驹泽大学佛教学部禅学 系毕业,1986年至1989年,曾作为高级进修生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留学,师从楼宇 烈教授。1990年,驹泽大学研究生院佛教学专业博士毕业,2009年,于东京大学 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禅学思想史。现为驹泽大学教授。主要著作 有《神会――敦煌文献と初期の禅宗史》(京都:临川书店),《语录のことば ――唐代の禅》(京都:禅文化研究所),《临济录――禅の语录のことばと思 想》(东京:岩波书店),《续.6语录のことば――<碧岩录>と宋代の禅》(京 都:禅文化研究所),《语录の思想史――中国禅の研究》(东京:岩波书店) 等。 译者简介 何燕生,男,1962年生,湖北省人。哲学博士,中国改革开放后派往日本 的第一批留学生,1997年,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博士毕业(宗教学专业)并留校任 教。博士论文曾获得日本宗教学会“学会奖”,是该学会创立以来获得此奖的第 一位外籍学者。研究方向为东亚禅学思想史和近现代东亚禅学。日本国立东北大 学博士毕业后,先后担任东北大学文学部宗教学研究室助教,日本学术振兴会特 别研究员(博士后),现为武汉大学讲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日本郡 山女子大学宗教学专职教授。主要著作有《道元と中国禅思想》(京都:法藏馆 ),译著有《日中佛教友好二千年史》(道端良秀著,北京:商务印书馆)、《 正法眼藏》(道元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生活禅のすすめ》(净慧著, 东京:山喜房佛书林出版)等。 [bg_point1.gif] 书评   [n-1-1.gif] [body-b.gif]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c)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2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     [police.png]      [zx_footer_logo.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