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禅 刊 主页 / 2010年 度 第四 期 /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禅 刊 主页 / 2010年 度 第四 期 /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禅 刊 主页 / 2010年 度 第四 期 /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禅 刊 主页 / 2010年 度 第四 期 /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 2010年 7月 26日 讲 于 第十七 届 生活 禅 夏令营 ) 禅 刊 主页 / 2010年 度 第四 期 /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 2010年 7月 26日 讲 于 第十七 届 生活 禅 夏令营 )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 2010年 7月 26日 讲 于 第十七 届 生活 禅 夏令营 ) 净 慧 各位 法师 , 各位 营 员 : 大家 上午 好 ! 今天 我 跟 大家 分享 的 题目 是 “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 。 我们 来到 赵州 祖 各位 法师 , 各位 营 员 : 大家 上午 好 ! 今天 我 跟 大家 分享 的 题目 是 “ 关于 禅 与 生活 禅 ” 。 我们 来到 赵州 祖 我们 来到 赵州 祖 庭 , 在 柏 子树 下 、 赵 州塔 前 , 参加 第十七 届 生活 禅 夏令营 , 度过 了 难忘 的 七 天 。 我们 在 这 七 天 里 , 听 了 很多 法师 、 专家 、 学者 的 授课 , 内容 可 说 是 丰富多彩 , 面 面 俱到 , 而且 还有 实际 的 禅 修 活动 、 行脚 活动 、 寺院 的 生活 体验 。 所有 这些 , 究 我们 的 夏令营 是 “ 生活 禅 ” 夏令营 , 生活 禅 和 整体 佛教 密不可分 , 和 禅宗 密 不 可 分 , 这 是 它 的 共性 。 我们 的 夏令营 是 “ 生活 禅 ” 夏令营 , 生活 禅 和 整体 佛教 密不可分 , 和 禅宗 密 不 可 分 , 这 是 它 的 共性 。 我们 的 夏令营 是 “ 生活 禅 ” 夏令营 , 生活 禅 和 整体 佛教 密不可分 , 和 禅宗 密 不 可 分 , 这 是 它 的 共性 。 分 , 这 是 它 的 共性 。 之所以 提 出 “ 生活 禅 ” 这个 理念 , 一定 还有 它 的 个性 。 如果 没有 个性 的 话 , 我们 就 可以 按照 传统 的 修学 方法 、 操作 方法 、 理解 方法 , 来 信佛 、 学佛 、 修行 就 可以 了 , 不必 另外 标榜 什么 生活 禅 。 既然 提 出 一个 生活 禅 的 理念 、 学佛 、 修行 就 可以 了 , 不必 另外 标榜 什么 生活 禅 。 既然 提 出 一个 生活 禅 的 理念 来 , “ 觉悟 人生 、 奉献 人 生 ” , 就 必然 有 一些 与众不同 的 特点 。 这些 与众不同 的 特点 不 是 无 根 无据 地 臆想 出来 的 , 而 是 从 整体 佛教 、 整体 禅宗 当中 抽 出来 某些 特 别 对 当代人 有 启示 的 地方 , 为 当代人 容易 接受 的 地方 , 把 它 加以 总结 归纳 , 使 传 别 对 当代人 有 启示 的 地方 , 为 当代人 容易 接受 的 地方 , 把 它 加以 总结 归纳 , 使 传 统 的 佛教 、 传统 的 禅宗 , 对 当代人 有 一个 交流 沟通 的 契入点 。 下面 我 想 就 此 与 各 一 、 中国 佛学 特质 在 禅 先 说 关于 禅 的 内容 。 一 、 中国 佛学 特质 在 禅 先 说 关于 禅 的 内容 。 这里 所 说 的 禅 特指 中国 禅宗 的 禅 , 也 就 是 祖师 禅 。 先 说 关于 禅 的 内容 。 这里 所 说 的 禅 特指 中国 禅宗 的 禅 , 也 就 是 祖师 禅 。 这 部分 的 先 说 关于 禅 的 内容 。 这里 所 说 的 禅 特指 中国 禅宗 的 禅 , 也 就 是 祖师 禅 。 这 部分 的 先 说 关于 禅 的 内容 。 这里 所 说 的 禅 特指 中国 禅宗 的 禅 , 也 就 是 祖师 禅 。 这 部分 的 先 说 关于 禅 的 内容 。 这里 所 说 的 禅 特指 中国 禅宗 的 禅 , 也 就 是 祖师 禅 。 这 部分 的 太虚 大师 在 几十 年 前 讲 《 中国 佛学 》 的 时候 曾经 说 过 一 句 话 : “ 中国 佛学 特质 在 禅 。 ” 这 是 今天 教 内 教外 ” 这 是 今天 教 内 教外 在 讲 中国 佛教 、 讲 禅 的 时候 经常 引用 的 一 句 话 。 禅 的 特质 是 什么 呢 ? 在 讲 中国 佛教 、 讲 禅 的 时候 经常 引用 的 一 句 话 。 禅 的 特质 是 什么 呢 ? 太虚 大师 也 做 过 一些 梳理 和 说明 。 下面 要 讲 的 生活 禅 的 六 条 信息 , 就 是 禅 特质 的 一 部分 。 太 做 过 一些 梳理 和 说明 。 下面 要 讲 的 生活 禅 的 六 条 信息 , 就 是 禅 特质 的 一 部分 。 太 太 虚 大师 这里 所 说 的 禅 , 就 是 指 菩提 达 磨 所 传 的 “ 顿悟 成佛 ” 的 禅宗 的 禅 。 那么 禅 太 虚 大师 这里 所 说 的 禅 , 就 是 指 菩提 达 磨 所 传 的 “ 顿悟 成佛 ” 的 禅宗 的 禅 。 那么 禅 太 虚 大师 这里 所 说 的 禅 , 就 是 指 菩提 达 磨 所 传 的 “ 顿悟 成佛 ” 的 禅宗 的 禅 。 那么 禅 虚 大师 这里 所 说 的 禅 , 就 是 指 菩提 达 磨 所 传 的 “ 顿悟 成佛 ” 的 禅宗 的 禅 。 那么 禅 的 特质 具体 指 什么 呢 ? 点 意见 。 冯友兰 先生 说 , 禅宗 要义 有 四点 : 一 、 第一 义 不可 说 ; 二 、 究竟 无 得 ; 三 、 佛法 无 多子 ; 四 、 担水 砍 柴 无非 妙 道 。 三 、 佛法 无 多子 ; 四 、 担水 砍 柴 无非 妙 道 。 这 是 冯友兰 先生 对 禅宗 要义 的 阐述 。 冯 友兰 先生 说 此 四点 中 , “ 佛法 无 多子 ” 是 禅宗 所 单 提 , 余 三 点 佛家 、 道家 虽 略 及 , 但 禅宗 特重 之 。 冯 友兰 先生 说 此 四点 中 , “ 佛法 无 多子 ” 是 禅宗 所 单 提 , 余 三 点 佛家 、 道家 虽 略 及 , 但 禅宗 特重 之 。 禅宗 的 特质 , 在 太虚 大师 看来 , 就 是 冯友兰 先生 所 说 的 这 四 及 , 但 禅宗 特重 之 。 禅宗 的 特质 , 在 太虚 大师 看来 , 就 是 冯友兰 先生 所 说 的 这 四 点 。 点 。 这 四点 当中 , 特别 是 “ 担水 砍 柴 无非 妙 道 ” , 这 就 是 我们 今天 提倡 生活 禅 的 用意 所 在 。 担水 砍 柴 这种 说法 , 在 唐宋 以来 的 禅师 语录 当中 , 可以 说 是 普遍地 有所 提及 。 之 之 所以 会 提到 , 因为 在 禅宗 寺院 , 僧团 的 生活 就 是 不 离 日用 而 修 禅 。 禅宗 的 生活 方 之 所以 会 提到 , 因为 在 禅宗 寺院 , 僧团 的 生活 就 是 不 离 日用 而 修 禅 。 禅宗 的 生活 方 所以 会 提到 , 因为 在 禅宗 寺院 , 僧团 的 生活 就 是 不 离 日用 而 修 禅 。 禅宗 的 生活 方 式 、 禅 风 , 正是 把 印度 的 如来 禅 和 中国 文化 背景 结合 起来 的 一 种 形态 。 禅宗 的 生活 方 式 、 禅 风 , 正是 把 印度 的 如来 禅 和 中国 文化 背景 结合 起来 的 一 种 形态 。 担水 、 砍 禅宗 的 生活 方 式 、 禅 风 , 正是 把 印度 的 如来 禅 和 中国 文化 背景 结合 起来 的 一 种 形态 。 担水 、 砍 担水 、 砍 柴 , 仅仅 是 很 具体 的 两 件 事 , 实际上 这个 提法 , 就 是 祖师 禅 的 一个 非常 突出 的 特 点 。 在 我 没有 到 四 祖 寺 以前 , 对 祖师 禅 是 什么 , 理解 还 不 是 很 深刻 。 到 了 四 祖 寺 以后 , 看看 那里 的 山川 形势 , 看看 寺院 前后 那 一 块 一 块 的 田地 , 再想 想 当时 交通 不便 、 人口 稀少 的 双峰 山麓 , 聚集 五百 人 学 法 参禅 , 如何 能够 维持 下去 ? 只 有 走 中国 自己 找 饭 吃 , 这 就 叫 下口 食 。 律宗 的 人 最 激烈 反对 禅宗 的 这 一 条 。 但是 禅寺 聚集 律宗 的 人 最 激烈 反对 禅宗 的 这 一 条 。 但是 禅寺 聚集 那么 多 人 , 要 靠 化缘 吃饭 不 可能 , 只 靠 信众 的 供养 也 不 可能 。 大地 增加 当地 老百姓 的 负担 , 同时 也 不 现实 。 所以 四 祖 大师 提 出 一个 新 的 禅宗 僧 团 的 生活 方式 , 叫做 “ 坐 作 并重 ” , 坐禅 和 农作 这 两者 并重 。 所以 四 祖 大师 提 出 一个 新 的 禅宗 僧 团 的 生活 方式 , 叫做 “ 坐 作 并重 ” , 坐禅 和 农作 这 两者 并重 。 这 一下 就 解决 了 禅 团 的 生活 方式 , 叫做 “ 坐 作 并重 ” , 坐禅 和 农作 这 两者 并重 。 这 一下 就 解决 了 禅 宗 寺院 的 物质 基础 , 解决 了 禅宗僧 团 的 吃饭 问题 。 这 一下 就 解决 了 禅 宗 寺院 的 物质 基础 , 解决 了 禅宗僧 团 的 吃饭 问题 。 当时 五 祖 在 四 祖 座 下 专门 领导 五百 人 当中 能 劳动 的 人 种田 , 解决 吃饭 的 问题 。 佛教 能够 生存 到 今天 , 禅宗 能够 生存 到 今天 , 跟 这 一 条 “ 坐 作 并重 ” 或者 “ 农 禅 并重 ” 或者 “ 以 农 养 禅 ” 的 道路 佛教 能够 生存 到 今天 , 禅宗 能够 生存 到 今天 , 跟 这 一 条 “ 坐 作 并重 ” 或者 “ 农 禅 并重 ” 或者 “ 以 农 养 禅 ” 的 道路 是 分 不 开 的 。 佛教 能够 生存 到 今天 , 禅宗 能够 生存 到 今天 , 跟 这 一 条 “ 坐 作 并重 ” 或者 “ 农 禅 并重 ” 或者 “ 以 农 养 禅 ” 的 道路 是 分 不 开 的 。 是 分 不 开 的 。 所谓 如来 禅 跟 祖师 禅 的 根本 区别 也 就 在 这里 。 如来 清净 禅 , 从 形式 是 分 不 开 的 。 所谓 如来 禅 跟 祖师 禅 的 根本 区别 也 就 在 这里 。 如来 清净 禅 , 从 形式 所谓 如来 禅 跟 祖师 禅 的 根本 区别 也 就 在 这里 。 如来 清净 禅 , 从 形式 上 来 讲 , 接触 了 农业 生产 , 接触 了 种地 开荒 , 那 就 不 清净 了 , 违反 戒律 了 。 所以 仰 山 祖师 跟 某 一 位 禅师 讨论 禅门 见地 时 说 , 汝 只 会 得 如来 禅 , 没 得 祖师 禅 。 祖师 所以 仰 山 祖师 跟 某 一 位 禅师 讨论 禅门 见地 时 说 , 汝 只 会 得 如来 禅 , 没 得 祖师 禅 。 祖师 所以 仰 山 祖师 跟 某 一 位 禅师 讨论 禅门 见地 时 说 , 汝 只 会 得 如来 禅 , 没 得 祖师 禅 。 祖师 所以 仰 山 祖师 跟 某 一 位 禅师 讨论 禅门 见地 时 说 , 汝 只 会 得 如来 禅 , 没 得 祖师 禅 。 祖师 祖师 禅 的 见地 与 功夫 相一致 , 禅师 们 经过 禅门 生活 方式 的 历练 , 师师 相传 , 心心相印 , 面对 中国 社会 重农 的 现实 , 禅师 们 将 农耕 生活 融入 禅宗僧 团 的 生活 之中 , 从 四 祖师 禅 的 见地 与 功夫 相一致 , 禅师 们 经过 禅门 生活 方式 的 历练 , 师师 相传 , 心心相印 , 面对 中国 社会 重农 的 现实 , 禅师 们 将 农耕 生活 融入 禅宗僧 团 的 生活 之中 , 从 四 祖师 禅 的 见地 与 功夫 相一致 , 禅师 们 经过 禅门 生活 方式 的 历练 , 师师 相传 , 心心相印 , 面对 中国 社会 重农 的 现实 , 禅师 们 将 农耕 生活 融入 禅宗僧 团 的 生活 之中 , 从 四 禅 的 见地 与 功夫 相一致 , 禅师 们 经过 禅门 生活 方式 的 历练 , 师师 相传 , 心心相印 , 面对 中国 社会 重农 的 现实 , 禅师 们 将 农耕 生活 融入 禅宗僧 团 的 生活 之中 , 从 四 祖 道 信 禅师 的 “ 坐 作 并重 ” 到 百 丈 禅师 的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 形成 了 祖师 禅 的 见地 与 功夫 相一致 , 禅师 们 经过 禅门 生活 方式 的 历练 , 师师 相传 , 心心相印 , 面对 中国 社会 重农 的 现实 , 禅师 们 将 农耕 生活 融入 禅宗僧 团 的 生活 之中 , 从 四 祖 道 信 禅师 的 “ 坐 作 并重 ” 到 百 丈 禅师 的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 形成 了 祖师 , 面对 中国 社会 重农 的 现实 , 禅师 们 将 农耕 生活 融入 禅宗僧 团 的 生活 之中 , 从 四 祖 道 信 禅师 的 “ 坐 作 并重 ” 到 百 丈 禅师 的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 形成 了 祖师 禅 最 生动活泼 的 内容 之一 。 , 面对 中国 社会 重农 的 现实 , 禅师 们 将 农耕 生活 融入 禅宗僧 团 的 生活 之中 , 从 四 祖 道 信 禅师 的 “ 坐 作 并重 ” 到 百 丈 禅师 的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 形成 了 祖师 禅 最 生动活泼 的 内容 之一 。 祖 道 信 禅师 的 “ 坐 作 并重 ” 到 百 丈 禅师 的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 形成 了 祖师 禅 最 生动活泼 的 内容 之一 。 这 一 点 在 中国 佛教史 上 , 可以 说 是 维系 法运 、 延续 佛 这 一 点 在 中国 佛教史 上 , 可以 说 是 维系 法运 、 延续 佛 教 慧 命 最 根本 的 一 种 手段 , 一直 到 今天 , “ 农 禅 并重 ” 已经 成为 中国 佛教 三 大 优 良 传统 之一 。 后来 , 百丈 禅师 出世 , 有所 谓 “ 马祖建 丛林 , 百 丈 立 清规 ” 。 马祖 建 的 什么 丛林 呢 ? 禅宗 的 丛林 。 因为 当时 禅宗 的 僧侣 寄居 在 律 寺 之中 , 诸多不便 , 所以 当时 马 禅宗 的 丛林 。 因为 当时 禅宗 的 僧侣 寄居 在 律 寺 之中 , 诸多不便 , 所以 当时 马 祖 就 在 江西 开辟 了 许多 禅宗 的 寺院 。 因为 当时 禅宗 的 僧侣 寄居 在 律 寺 之中 , 诸多不便 , 所以 当时 马 祖 就 在 江西 开辟 了 许多 禅宗 的 寺院 。 今天 我们 到 江西 去 参访 , 还有 很多 寺院 是 马 祖 开创 的 。 禅宗 的 寺院 多 了 , 就 有 马祖 的 弟子 百丈 禅师 建立 寺院 清规 的 必要 。 禅 祖 开创 的 。 禅宗 的 寺院 多 了 , 就 有 马祖 的 弟子 百丈 禅师 建立 寺院 清规 的 必要 。 禅 禅宗 的 寺院 多 了 , 就 有 马祖 的 弟子 百丈 禅师 建立 寺院 清规 的 必要 。 禅 宗 寺院 的 清规 贯彻 了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 “ 农 禅 并重 ” 的 根本 要求 , 没 有 禅 宗 寺院 的 清规 贯彻 了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 “ 农 禅 并重 ” 的 根本 要求 , 没 有 这 一 条 , 当时 的 禅宗 丛林 林立 , 要 得到 供养 解决 生活 问题 几乎 是 不 可能 的 。 宗 寺院 的 清规 贯彻 了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 “ 农 禅 并重 ” 的 根本 要求 , 没 有 这 一 条 , 当时 的 禅宗 丛林 林立 , 要 得到 供养 解决 生活 问题 几乎 是 不 可能 的 。 建立 禅宗 寺院 这 一 举措 , 就 使 禅宗 在 中华 大 地上 牢牢 地 扎 下 了 根 。 提 出 了 “ 一 日 建立 禅宗 寺院 这 一 举措 , 就 使 禅宗 在 中华 大 地上 牢牢 地 扎 下 了 根 。 提 出 了 “ 一 日 提 出 了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 “ 农 禅 并重 ” 这 一 举措 就 使 中国 佛教 、 中国 禅宗 真正 立 于 不 败 之 地 。 提 出 了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 “ 农 禅 并重 ” 这 一 举措 就 使 中国 佛教 、 中国 禅宗 真正 立 于 不 败 之 地 。 ” 这 使 佛法 与 世间 法 , 找到 一个 契入点 ; 然后 就 是 百 丈 禅师 的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的 农 禅 生活 的 传统 。 这 使 佛法 与 世间 法 , 找到 一个 契入点 ; 然后 就 是 百 丈 禅师 的 “ 一 日 不 作 , 一 日 不 食 ” 的 农 禅 生活 的 传统 。 说明 佛教 是 主张 自食其力 、 主张 劳动 生产 的 , 和 今天 社 一 条 作为 中国 佛教 最 根本 的 优良 传统 。 所以 说 禅宗 祖师 禅 的 这种 具有 中国 农耕 社 会 特色 的 生活 方式 , 在 新 中国 再 一 次 挽救 了 中国 佛教 , 使 中国 佛教 能够 起死回生 一 条 作为 中国 佛教 最 根本 的 优良 传统 。 所以 说 禅宗 祖师 禅 的 这种 具有 中国 农耕 社 会 特色 的 生活 方式 , 在 新 中国 再 一 次 挽救 了 中国 佛教 , 使 中国 佛教 能够 起死回生 我们 今天 面对 的 现实 还 是 如此 , 还是 要 继续 发扬 中国 佛教 的 优良 传统 , 发扬 祖师 禅 的 优良 传统 , 发扬 中国 禅学 的 根本 特质 。 当然 , 在 今天 , “ 农 禅 并重 ” 这个 具 我们 今天 面对 的 现实 还 是 如此 , 还是 要 继续 发扬 中国 佛教 的 优良 传统 , 发扬 祖师 禅 的 优良 传统 , 发扬 中国 禅学 的 根本 特质 。 当然 , 在 今天 , “ 农 禅 并重 ” 这个 具 禅 的 优良 传统 , 发扬 中国 禅学 的 根本 特质 。 当然 , 在 今天 , “ 农 禅 并重 ” 这个 具 体 原则 如何 来 运用 , 是 我们 所 面临 的 一 道 新 课题 。 自 心 , 另外 去 找 一个 修行 的 门路 。 “ 农 禅 并重 ” 的 原则 可以 和 我们 每个 人 所 从事 的 任何 有益 国计民生 的 工作 相 结合 , 让 禅 与 千千万万 个 工种 “ 并重 ” , 使 祖师 禅 “ 农 禅 并重 ” 的 原则 可以 和 我们 每个 人 所 从事 的 任何 有益 国计民生 的 工作 相 结合 , 让 禅 与 千千万万 个 工种 “ 并重 ” , 使 祖师 禅 、 生活 禅 在 广阔 无垠 的 生活 土壤 中 开花结果 。 “ 农 禅 并重 ” 的 原则 可以 和 我们 每个 人 所 从事 的 任何 有益 国计民生 的 工作 相 结合 , 让 禅 与 千千万万 个 工种 “ 并重 ” , 使 祖师 禅 、 生活 禅 在 广阔 无垠 的 生活 土壤 中 开花结果 。 的 任何 有益 国计民生 的 工作 相 结合 , 让 禅 与 千千万万 个 工种 “ 并重 ” , 使 祖师 禅 、 生活 禅 在 广阔 无垠 的 生活 土壤 中 开花结果 。 二 、 生活 禅 的 信息 生活 禅 作为 一个 修行 法门 , 它 必须 在 终极 关怀 、 操作 方法 以及 生活 方式 上 提 出 它 二 、 生活 禅 的 信息 生活 禅 作为 一个 修行 法门 , 它 必须 在 终极 关怀 、 操作 方法 以及 生活 方式 上 提 出 它 的 一些 理论 依据 来 , 传递 一些 信息 , 开辟 一个 门径 , 使 学人 探骊得珠 , 就 路 还家 。 生活 禅 在 这 方面 传递 给 我们 的 信息 有 哪些 呢 ? 最 关键 、 最 根本 的 大致 有 六 个 方 佛国 在 心 外 , 天堂 在 心 外 。 从 传统 的 佛教 、 传统 的 禅宗 来 讲 , 从 大 乘 了 义 来讲 , 一切 都 在 自 心 , 一切 不 离 自 心 。 我们 在 《 生 活 禅 曲 》 里 唱 道 : “ 佛 在 灵山 莫 远 求 , 灵山 只 在尔 心头 。 人人 有 座 灵山 塔 , 好 向 求 天堂 , 都 是 心 外 求法 。 这 是 生活 禅 告诉 我们 的 最 根本 、 最 关键 的 一 条 信息 : 我 们 距离 佛国 、 天堂 很 近 很近 , 可以 说 是 零 距离 。 个 误区 。 所以 生活 禅 告诉 我们 这样 一个 信息 , 这个 信息 是 从 整体 佛教 中凸 显 出来 。 离 修行 的 距离 越 远 。 生活 禅 的 理念 是 什么 ? 在 修行 中 生活 , 在 生活 中 修行 。 们 生活 的 整体 。 所以 说 , 生活 禅 是 要 将 禅 的 解脱 自在 覆盖 到 我们 生活 的 方方面面 、 分分秒秒 , 当 下 就 是 解脱 的 境界 。 们 生活 的 整体 。 所以 说 , 生活 禅 是 要 将 禅 的 解脱 自在 覆盖 到 我们 生活 的 方方面面 、 分分秒秒 , 当 下 就 是 解脱 的 境界 。 生活 禅 的 第六 条 信息 , 也 是 生活 禅 最 根本 的 一个 理念 : 处处 是 道场 。 道场 不 是 在 生活 禅 的 第六 条 信息 , 也 是 生活 禅 最 根本 的 一个 理念 : 处处 是 道场 。 道场 不 是 在 当然 , 我们 一 年 有 几 次 到 各地 的 道场 走走 , 把 佛教 寺院 比作 心灵 的 加油站 , 各个 道场 就 是 我们 修 生活 禅 的 加油站 。 我们 这 辆 车子 跑 了 很 久 , 没 油了 , 就 到 这些 加 现 一个 心愿 。 所以 生活 禅 的 第六 条 信息 就 是 处处 是 道场 。 这个 是 禅宗 的 思想 , 也 所以 生活 禅 的 第六 条 信息 就 是 处处 是 道场 。 这个 是 禅宗 的 思想 , 也 是 佛法 的 思想 。 是 佛法 的 思想 。 生活 禅 仅仅 是 把 这些 思想 比较 集中 的 运用 在 生活 禅 的 修行 过程中 而已 。 是 佛法 的 思想 。 生活 禅 仅仅 是 把 这些 思想 比较 集中 的 运用 在 生活 禅 的 修行 过程中 而已 。 关于 生活 禅 的 信息 , 就 讲 这 六 个 方面 。 我 再 把 它 重复 一下 : 第一 , 佛国 、 天堂 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 : 河北省 赵县 柏林 禅寺 《 禅 》 编辑部 邮编 : 051530 电话 : 0311-84920505 ( 编辑部 ) 0311-84924272/849 21666 ( 发行部 ) 传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 : 河北省 赵县 柏林 禅寺 《 禅 》 编辑部 邮编 : 051530 电话 : 0311-84920505 ( 编辑部 ) 0311-84924272/849 21666 ( 发行部 ) 传真 : 0311-84920505 户名 : 柏林 禅寺 开户行 : 中国银行 赵县 支行 帐号 : 101350055931 准印证 号 : JL01-0173 准印证 号 : JL01-0173 《 禅 》 网络版 / 电子版 欢迎 免费 传播 , 但 不得 对 其 内容 作 任何 修改 ! 欢迎 免费 传播 , 但 不得 对 其 内容 作 任何 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 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