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chier de travail (INPUT) : ./DUMP-TEXT/1-15-utf8-segmente.txt
Encodage utilisé (INPUT) : UTF8
Forme recherchée : \b禅宗|禅|禪\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gne n°11 : ...ad3- Ligne n°12 : 当前 位置 : 普众 礼 佛 网 > 佛教 禅宗 > > 禅宗 思想
- Ligne n°12 : 当前 位置 : 普众 礼 佛 网 > 佛教 禅宗 > > 禅宗 思想
Ligne n°13 : 禅 坐 的 起源 ...
Ligne n°12 : ...当前 位置 : 普众 礼 佛 网 > 佛教 禅宗 > > 禅宗 思想- Ligne n°13 : 禅 坐 的 起源
Ligne n°14 : [ 禅宗 思想 ] 发表 时间 : 2019-06-2213:30:15 作者 : 阅读 次数 : ...
Ligne n°13 : ...禅 坐 的 起源- Ligne n°14 : [ 禅宗 思想 ] 发表 时间 : 2019-06-2213:30:15 作者 : 阅读 次数 :
Ligne n°15 : 禅 坐 的 起源 及其 方法 ! ...
Ligne n°14 : ...[ 禅宗 思想 ] 发表 时间 : 2019-06-2213:30:15 作者 : 阅读 次数 :- Ligne n°15 : 禅 坐 的 起源 及其 方法 !
Ligne n°16 : 总的来说 , 坐禅 的 概念 比较 宽泛 。 古今中外 的 先贤 们 对 类似 坐禅 的 静坐 进行 了 许多 有益 的 探索 。 最 早 由 古人 自然 养成 的 散 坐 和 跪 坐 演化 而 来 。 中国 传统 的 静坐 ...
Ligne n°15 : ...禅 坐 的 起源 及其 方法 !- Ligne n°16 : 总的来说 , 坐禅 的 概念 比较 宽泛 。 古今中外 的 先贤 们 对 类似 坐禅 的 静坐 进行 了 许多 有益 的 探索 。 最 早 由 古人 自然 养成 的 散 坐 和 跪 坐 演化 而 来 。 中国 传统 的 静坐
- Ligne n°16 : 总的来说 , 坐禅 的 概念 比较 宽泛 。 古今中外 的 先贤 们 对 类似 坐禅 的 静坐 进行 了 许多 有益 的 探索 。 最 早 由 古人 自然 养成 的 散 坐 和 跪 坐 演化 而 来 。 中国 传统 的 静坐
Ligne n°17 : 养生功 法 , 最 早 可 上溯 于 五千 年 前 的 皇帝 时代 。 据 《 庄子 》 记载 , 皇帝 曾 向 广 成子 询问 先贤 长寿 之 道 , 广 成 子 说 : “ 无视 无 听 , 抱 神 以静 , 形 将 自 正 ; 必 静 必 清 , ...
Ligne n°18 : ...无 老 汝 形 , 无老汝静 , 乃 可 长生 。 目无 所 视 , 耳 无 所闻 , 心 无 所 知 , 汝 神 将 守 形 , 形 乃 长生 。 ” 指明 静坐 既 可以 延年益寿 , 又 可以 开 慧 益智 。 而 将 静坐 明确 为 以修- Ligne n°19 : 禅 定 为 修行 方法 并 证 悟 宇宙 真理 的 禅 坐 , 唯有 佛教 的 禅宗 , 由 此 而 产生 的 禅 坐 方法 也 很 完备 。
- Ligne n°19 : 禅 定 为 修行 方法 并 证 悟 宇宙 真理 的 禅 坐 , 唯有 佛教 的 禅宗 , 由 此 而 产生 的 禅 坐 方法 也 很 完备 。
- Ligne n°19 : 禅 定 为 修行 方法 并 证 悟 宇宙 真理 的 禅 坐 , 唯有 佛教 的 禅宗 , 由 此 而 产生 的 禅 坐 方法 也 很 完备 。
- Ligne n°19 : 禅 定 为 修行 方法 并 证 悟 宇宙 真理 的 禅 坐 , 唯有 佛教 的 禅宗 , 由 此 而 产生 的 禅 坐 方法 也 很 完备 。
Ligne n°20 : 坐禅 , 又 称 禅 修 、 禅 坐 、 打坐 , 是 佛教 中 的 一 种 基本 修炼 方式 。 自 释迦牟尼 佛 在 菩提树 下 证 得 宇宙 法 界 一切 真理 , 并 将 这 一 殊 胜 的 体验 传递 给 众 弟子 , 从而 开 ...
Ligne n°19 : ...禅 定 为 修行 方法 并 证 悟 宇宙 真理 的 禅 坐 , 唯有 佛教 的 禅宗 , 由 此 而 产生 的 禅 坐 方法 也 很 完备 。- Ligne n°20 : 坐禅 , 又 称 禅 修 、 禅 坐 、 打坐 , 是 佛教 中 的 一 种 基本 修炼 方式 。 自 释迦牟尼 佛 在 菩提树 下 证 得 宇宙 法 界 一切 真理 , 并 将 这 一 殊 胜 的 体验 传递 给 众 弟子 , 从而 开
- Ligne n°20 : 坐禅 , 又 称 禅 修 、 禅 坐 、 打坐 , 是 佛教 中 的 一 种 基本 修炼 方式 。 自 释迦牟尼 佛 在 菩提树 下 证 得 宇宙 法 界 一切 真理 , 并 将 这 一 殊 胜 的 体验 传递 给 众 弟子 , 从而 开
- Ligne n°20 : 坐禅 , 又 称 禅 修 、 禅 坐 、 打坐 , 是 佛教 中 的 一 种 基本 修炼 方式 。 自 释迦牟尼 佛 在 菩提树 下 证 得 宇宙 法 界 一切 真理 , 并 将 这 一 殊 胜 的 体验 传递 给 众 弟子 , 从而 开
Ligne n°21 : 启 了 二千 多 年 来 的 禅 修 之 路 。 大乘 禅 法 经过 菩提达摩 亲 传 中国 , 千百 年 来 , 在 中国 开花 结果 , 成就 了 无数 的 高僧 大德 。 他们 依照 代代相传 的 御 心 方法 , 打坐 冥想 , ...
Ligne n°20 : ...坐禅 , 又 称 禅 修 、 禅 坐 、 打坐 , 是 佛教 中 的 一 种 基本 修炼 方式 。 自 释迦牟尼 佛 在 菩提树 下 证 得 宇宙 法 界 一切 真理 , 并 将 这 一 殊 胜 的 体验 传递 给 众 弟子 , 从而 开- Ligne n°21 : 启 了 二千 多 年 来 的 禅 修 之 路 。 大乘 禅 法 经过 菩提达摩 亲 传 中国 , 千百 年 来 , 在 中国 开花 结果 , 成就 了 无数 的 高僧 大德 。 他们 依照 代代相传 的 御 心 方法 , 打坐 冥想 ,
- Ligne n°21 : 启 了 二千 多 年 来 的 禅 修 之 路 。 大乘 禅 法 经过 菩提达摩 亲 传 中国 , 千百 年 来 , 在 中国 开花 结果 , 成就 了 无数 的 高僧 大德 。 他们 依照 代代相传 的 御 心 方法 , 打坐 冥想 ,
Ligne n°22 : 制 心 一 处 , 定力 增加 , 修习 禅 定 , 不 为 外 境 干扰 , 因而 产生 了 斩断 烦恼 的 殊 胜 智慧 , 勘 破 潜意识 中 的 迷惑 和 贪瞋 痴 等 烦恼 、 执著 , 在 身心 上 得到 了 较 高 的 升华 与 深 ...
Ligne n°21 : ...启 了 二千 多 年 来 的 禅 修 之 路 。 大乘 禅 法 经过 菩提达摩 亲 传 中国 , 千百 年 来 , 在 中国 开花 结果 , 成就 了 无数 的 高僧 大德 。 他们 依照 代代相传 的 御 心 方法 , 打坐 冥想 ,- Ligne n°22 : 制 心 一 处 , 定力 增加 , 修习 禅 定 , 不 为 外 境 干扰 , 因而 产生 了 斩断 烦恼 的 殊 胜 智慧 , 勘 破 潜意识 中 的 迷惑 和 贪瞋 痴 等 烦恼 、 执著 , 在 身心 上 得到 了 较 高 的 升华 与 深
Ligne n°23 : 层 的 受益 。 所以 , 无论 是 佛 道儒 , 还是 佛教 中 的 显 密 二 宗 乃至 瑜伽 术 , 都 很 重视 打坐 , 认为 是 修行 的 必修课 。 也 可以 说 , 禅 源于 印度 , 发扬光大 于 中国 , 惠及 于 全 ...
Ligne n°22 : ...制 心 一 处 , 定力 增加 , 修习 禅 定 , 不 为 外 境 干扰 , 因而 产生 了 斩断 烦恼 的 殊 胜 智慧 , 勘 破 潜意识 中 的 迷惑 和 贪瞋 痴 等 烦恼 、 执著 , 在 身心 上 得到 了 较 高 的 升华 与 深- Ligne n°23 : 层 的 受益 。 所以 , 无论 是 佛 道儒 , 还是 佛教 中 的 显 密 二 宗 乃至 瑜伽 术 , 都 很 重视 打坐 , 认为 是 修行 的 必修课 。 也 可以 说 , 禅 源于 印度 , 发扬光大 于 中国 , 惠及 于 全
Ligne n°24 : 世界 。 ...
Ligne n°25 : ...人体 是 一 台 精密 的 仪器 , 至今 还 没有 被 破译 , 如 人类 的 基因 系统 等 。 我 认为 , 生命 既 在于 运动 , 也 在于 静止 。 通常 人们 只 知道 要 锻炼 身体 , 保持 运动 , 使 身体- Ligne n°26 : 各项 机能 充满 活力 , 永保 青春 ; 但是 , 剧烈 的 运动 , 往往 会 破坏 身体 的 结构 , 产生 疾病 。 佛教 看到 了 这 一 现象 , 提倡 以 禅 坐 的 方式 让 人们 的 身心 保持 零 消耗 , 和 深
Ligne n°27 : 层 的 平衡 。 首先 , 要求 人们 万 缘 放下 , 调节 好 呼吸 , 以 良好 的 趺坐 方式 , 诸如 七 支 坐禅 法 , 端秉 一心 , 进入 冥想 状态 , 使 身心 系统 得到 彻底 、 自然 、 深层 的 修复 。 ...
Ligne n°26 : ...各项 机能 充满 活力 , 永保 青春 ; 但是 , 剧烈 的 运动 , 往往 会 破坏 身体 的 结构 , 产生 疾病 。 佛教 看到 了 这 一 现象 , 提倡 以 禅 坐 的 方式 让 人们 的 身心 保持 零 消耗 , 和 深- Ligne n°27 : 层 的 平衡 。 首先 , 要求 人们 万 缘 放下 , 调节 好 呼吸 , 以 良好 的 趺坐 方式 , 诸如 七 支 坐禅 法 , 端秉 一心 , 进入 冥想 状态 , 使 身心 系统 得到 彻底 、 自然 、 深层 的 修复 。
Ligne n°28 : 事实上 , 中西方 的 医学 都 有 关于 心理 治疗 与 治病 的 方法 , 也 都 不同 程度 地 证明 了 调整 心态 对于 促进 身体 健康 的 作用 , 特别 是 在 疾病 康复 过程 中 , 心理 的 暗示 作用 非 ...
Ligne n°28 : ...事实上 , 中西方 的 医学 都 有 关于 心理 治疗 与 治病 的 方法 , 也 都 不同 程度 地 证明 了 调整 心态 对于 促进 身体 健康 的 作用 , 特别 是 在 疾病 康复 过程 中 , 心理 的 暗示 作用 非- Ligne n°29 : 常 明显 。 因此 , 我们 应该 特别 提倡 禅 坐 , 增进 心灵 环保 。
Ligne n°30 : 可见 , 禅 坐 对于 人们 的 心理 的 调节 与 平衡 有着 巨大 的 功效 , 能够 促进 人 的 健康 与 长寿 。 但 人 的 情绪 往往 受到 外部 环境 的 干扰 与 波动 , 产生 喜怒哀乐 , 忧 、 思 、 ...
Ligne n°29 : ...常 明显 。 因此 , 我们 应该 特别 提倡 禅 坐 , 增进 心灵 环保 。- Ligne n°30 : 可见 , 禅 坐 对于 人们 的 心理 的 调节 与 平衡 有着 巨大 的 功效 , 能够 促进 人 的 健康 与 长寿 。 但 人 的 情绪 往往 受到 外部 环境 的 干扰 与 波动 , 产生 喜怒哀乐 , 忧 、 思 、
Ligne n°31 : 悲 、 恐 , 惊慌 、 抑郁 、 躁动 等 情绪 , 轻则 感官 不 适 , 胸闷 气短 , 白发 增多 , 头晕 脑胀 , 血压 增高 , 产生 病变 与 并发症 , 重则 攸关 性命 。 特别 当代 社会 , 随着 互联网 ...
Ligne n°32 : ...的 迅猛 发展 和 现代化 程度 的 提高 , 全球化 时代 的 到来 , 人们 的 生活 节奏 加快 、 贫富 差别 拉 大 、 行 为 失范 、 道德 失衡 乃至 沦丧 的 现象 遽增 , 精神 上 的 污染 与 饮食 方面- Ligne n°33 : 的 不卫生 , 使 相当 多 的 人 包括 许多 儿童 少年 患 上 种种 身体 与 心理 疾病 。 所以 , 通过 禅 坐 , 调 御 身心 , 对于 人们 安身立命 、 延年益寿 , 是 一 重要 的 法宝 。
Ligne n°34 : 佛教 禅 坐 御 心术 对 当今 的 身心 医学 产生 了 很 大 的 启示 作用 。 国际 知名 的 美籍 德国 犹太 人本主义 哲学家 和 精神 分析 心理学家 弗洛姆 , 对于 禅 与 精神 现象 的 关系 作 ...
Ligne n°33 : ...的 不卫生 , 使 相当 多 的 人 包括 许多 儿童 少年 患 上 种种 身体 与 心理 疾病 。 所以 , 通过 禅 坐 , 调 御 身心 , 对于 人们 安身立命 、 延年益寿 , 是 一 重要 的 法宝 。- Ligne n°34 : 佛教 禅 坐 御 心术 对 当今 的 身心 医学 产生 了 很 大 的 启示 作用 。 国际 知名 的 美籍 德国 犹太 人本主义 哲学家 和 精神 分析 心理学家 弗洛姆 , 对于 禅 与 精神 现象 的 关系 作
- Ligne n°34 : 佛教 禅 坐 御 心术 对 当今 的 身心 医学 产生 了 很 大 的 启示 作用 。 国际 知名 的 美籍 德国 犹太 人本主义 哲学家 和 精神 分析 心理学家 弗洛姆 , 对于 禅 与 精神 现象 的 关系 作
Ligne n°35 : 了 深 层次 的 研究 , 从 精神 分析学 的 视角 , 给予 了 禅 很 高 的 评价 , 对于 二战 后人 们 的 心理 调适 产生 了 深刻 的 影响 , 并 写 下 了 《 禅 与 精神 分析 》 这 一 名著 。 日本 身心医 ...
Ligne n°34 : ...佛教 禅 坐 御 心术 对 当今 的 身心 医学 产生 了 很 大 的 启示 作用 。 国际 知名 的 美籍 德国 犹太 人本主义 哲学家 和 精神 分析 心理学家 弗洛姆 , 对于 禅 与 精神 现象 的 关系 作- Ligne n°35 : 了 深 层次 的 研究 , 从 精神 分析学 的 视角 , 给予 了 禅 很 高 的 评价 , 对于 二战 后人 们 的 心理 调适 产生 了 深刻 的 影响 , 并 写 下 了 《 禅 与 精神 分析 》 这 一 名著 。 日本 身心医
- Ligne n°35 : 了 深 层次 的 研究 , 从 精神 分析学 的 视角 , 给予 了 禅 很 高 的 评价 , 对于 二战 后人 们 的 心理 调适 产生 了 深刻 的 影响 , 并 写 下 了 《 禅 与 精神 分析 》 这 一 名著 。 日本 身心医
Ligne n°36 : 学家 池 田 次 郎 在 其 名著 《 自我 分析 》 一 书 中 说 : “ 近年来 , 欧 美 的 心理 疗法 学者 和 专家 们 关心 重视 起 东方 宗教 的 祈祷 、 参禅 等 活动 的 医疗 价值 , 把 佛教 的 慈悲 、 智 ...
Ligne n°35 : ...了 深 层次 的 研究 , 从 精神 分析学 的 视角 , 给予 了 禅 很 高 的 评价 , 对于 二战 后人 们 的 心理 调适 产生 了 深刻 的 影响 , 并 写 下 了 《 禅 与 精神 分析 》 这 一 名著 。 日本 身心医- Ligne n°36 : 学家 池 田 次 郎 在 其 名著 《 自我 分析 》 一 书 中 说 : “ 近年来 , 欧 美 的 心理 疗法 学者 和 专家 们 关心 重视 起 东方 宗教 的 祈祷 、 参禅 等 活动 的 医疗 价值 , 把 佛教 的 慈悲 、 智
Ligne n°37 : 慧 及 ‘ 无心 ’ 的 锻炼 引入 心身 疗法 。 ” 通过 现代 应用 科学 方法 测量 发现 , 人们 坐禅 时 脑电波 图 、 脑血流图 及 其它 内脏 功能 的 变化 , 与 “ 入 静 ” 状态 极为 相似 , 说明 ...
Ligne n°36 : ...学家 池 田 次 郎 在 其 名著 《 自我 分析 》 一 书 中 说 : “ 近年来 , 欧 美 的 心理 疗法 学者 和 专家 们 关心 重视 起 东方 宗教 的 祈祷 、 参禅 等 活动 的 医疗 价值 , 把 佛教 的 慈悲 、 智- Ligne n°37 : 慧 及 ‘ 无心 ’ 的 锻炼 引入 心身 疗法 。 ” 通过 现代 应用 科学 方法 测量 发现 , 人们 坐禅 时 脑电波 图 、 脑血流图 及 其它 内脏 功能 的 变化 , 与 “ 入 静 ” 状态 极为 相似 , 说明
Ligne n°38 : , 随着 禅 坐 的 深入 , 心态 趋于 平静 , 一定 会 导致 脑电波 图 、 脑血流图 及 其它 内脏 功能 的 平静 与 平稳 。 佛教 通过 禅 坐 , 使 精神 统摄 于 “ 入 静 ” 状态 , 可以 起 到 净化 心 ...
Ligne n°37 : ...慧 及 ‘ 无心 ’ 的 锻炼 引入 心身 疗法 。 ” 通过 现代 应用 科学 方法 测量 发现 , 人们 坐禅 时 脑电波 图 、 脑血流图 及 其它 内脏 功能 的 变化 , 与 “ 入 静 ” 状态 极为 相似 , 说明- Ligne n°38 : , 随着 禅 坐 的 深入 , 心态 趋于 平静 , 一定 会 导致 脑电波 图 、 脑血流图 及 其它 内脏 功能 的 平静 与 平稳 。 佛教 通过 禅 坐 , 使 精神 统摄 于 “ 入 静 ” 状态 , 可以 起 到 净化 心
- Ligne n°38 : , 随着 禅 坐 的 深入 , 心态 趋于 平静 , 一定 会 导致 脑电波 图 、 脑血流图 及 其它 内脏 功能 的 平静 与 平稳 。 佛教 通过 禅 坐 , 使 精神 统摄 于 “ 入 静 ” 状态 , 可以 起 到 净化 心
Ligne n°39 : 灵 的 良好 作用 。 佛陀 曾 在 遗教 近代 心身 医学家 们 设计 的 多种 心身 疗法 , 如 精神 分析 疗法 、 自我暗示 疗法 、 渐 进 松弛 疗法 、 自律 训练法 、 森 田 疗法 、 形象 控制 疗法 等 ...
Ligne n°39 : ...灵 的 良好 作用 。 佛陀 曾 在 遗教 近代 心身 医学家 们 设计 的 多种 心身 疗法 , 如 精神 分析 疗法 、 自我暗示 疗法 、 渐 进 松弛 疗法 、 自律 训练法 、 森 田 疗法 、 形象 控制 疗法 等- Ligne n°40 : , 都 是 提供 一 种 有效 调控 自 心 的 技术 , 锻炼 人们 对 生活 的 适应 能力 , 以 一 种 明智的 态度 积极 主动 地 应付 生活 中 不可 回避 的 矛盾 。 其 原理 和 方法 大多 脱胎 于 佛教 禅 定
Ligne n°41 : 、 瑜伽 , 具体 方法 从 放松 身体 、 调 息 、 观 想 某种 形象 入手 。 ...
Ligne n°43 : ...逆 顺境 界 有 正确 的 认知 , 外 不 受 恶语 、 谣言 等 不良 资讯 的 蛊惑 , 内 不 受 负面 情绪 的 左右 , 从而 能 保持 理性 的 良好 的 心态 , 采取 正确 的 应 对 措施 。 一 如 唐代 大 诗人 王- Ligne n°44 : 维 在 《 过 福 禅师 兰 若 》 一 诗 所 云 : “ 欲 知 禅 坐 久 , 行路 长春 芳 。 ”
- Ligne n°44 : 维 在 《 过 福 禅师 兰 若 》 一 诗 所 云 : “ 欲 知 禅 坐 久 , 行路 长春 芳 。 ”
Ligne n°45 : 禅 坐 前 , 一般 须 做 以下 准备 : ...
Ligne n°44 : ...维 在 《 过 福 禅师 兰 若 》 一 诗 所 云 : “ 欲 知 禅 坐 久 , 行路 长春 芳 。 ”- Ligne n°45 : 禅 坐 前 , 一般 须 做 以下 准备 :
Ligne n°46 : ( 1 ) 地点 。 首选 佛堂 , 次 选 书房 , 再次 卧室 等 。 窗门 宜 开 , 使 空气流通 , 但 有 风 处 不宜 坐 , 因 贼 风 直 吹 身体 , 易 得 风寒 ; 室 宜 静 , 以免 别人 的 骚扰 。 ...
Ligne n°46 : ...( 1 ) 地点 。 首选 佛堂 , 次 选 书房 , 再次 卧室 等 。 窗门 宜 开 , 使 空气流通 , 但 有 风 处 不宜 坐 , 因 贼 风 直 吹 身体 , 易 得 风寒 ; 室 宜 静 , 以免 别人 的 骚扰 。- Ligne n°47 : ( 2 ) 坐具 。 最好 是 佛寺 禅堂 之 坐 凳 。 坐 凳 须 敷以 软 蒲团 , 以便 久坐 ; 臀部 要 较 膝盖 高 , 以便 腰 与 脊梁 易于 自然 竖立 。 如无 特 制 坐具 , 床 上 亦可 。
Ligne n°48 : ( 3 ) 衣着 。 在 入 坐 之前 , 应 宽松 衣带 , 使 筋肉 不 受 拘束 , 气机 不致 阻滞 , 但 在 秋 冬 等 寒冷 时 , 两 腿 必须 盖好 , 以免 膝盖 受 风 。 ...
Ligne n°51 : ...正襟 危坐 方便 法 ,- Ligne n°52 : 五 式 普为禅子修 。
Ligne n°53 : 这 首 偈颂 , 说明 古来 禅 行者 普遍 使用 的 五 种 坐禅 方式 : ...
Ligne n°52 : ...五 式 普为禅子修 。- Ligne n°53 : 这 首 偈颂 , 说明 古来 禅 行者 普遍 使用 的 五 种 坐禅 方式 :
- Ligne n°53 : 这 首 偈颂 , 说明 古来 禅 行者 普遍 使用 的 五 种 坐禅 方式 :
Ligne n°54 : ( 1 ) 双 跏趺 坐 , 俗称 双 盘──先 将 左脚 掌 置于 右 大腿 上 , 后 再 将 右脚 掌 置于 左 大腿 上 , 这种 双 盘 的 坐姿 , 又 称 “ 吉祥 坐 ” 。 假如 先 将 右脚 掌 置于 左 大腿 上 , ...
Ligne n°57 : ...盘 善 根 。 若 觉 困难 , 无须 勉强 , 不妨 退 而 求 其次 , 先 学习 单 盘 , 待 适应 了 再进一步 学习 双 盘 。- Ligne n°58 : ( 3 ) 交 脚 坐 , 俗称 叉腿 坐 ── 将 两 只 小脚 交叉 , 放 在 两 只 大腿 下 , 此 坐 式 较为 随 性 。 一般 人 交 脚 坐 时 大都 弯腰 驼背 , 若是 坐禅 人 , 叉腿 摆好 姿势 , 则 是 竖直
Ligne n°59 : 脊椎 、 端 身 正 坐 的 庄严 道 貌 , 如此 才 是 交 脚 坐 的 正确 坐姿 。 对于 单 盘 仍 觉得 疼痛 难 忍者 , 可行 此法 。 ...
Ligne n°62 : ...( 5 ) 正襟 危坐 , 又 称 端 身 正 坐 ── 练习 此 式 , 应 先 找 一 张 与 膝盖 同 高 的 椅 凳 , 然后 端 身 坐 半 坐 ── 臀部 坐 实 , 腿部 悬空 , 两 小腿 垂直 , 两 脚 掌 平放 在 地 。 若- Ligne n°63 : 因 腿部 受 过 伤 不 能 席地 盘坐 , 或 因 上班 工作 之 地 不易 寻 得 适当 座位 , 即 可 以 “ 正襟 危坐 ” 的 坐姿 习 禅 。 由于 是 在 非常 的 情况 下 才 用此 式 , 故 说 是 “ 方便 法 ” 。
Ligne n°64 : 以上 五 式 坐姿 , 可 随 顺 每日 生活 环境 或 生理 上 的 变化 需求 不同 , 而 做 适当 调整 。 若 初学 坐禅 , 不妨 一一 尝试 看看 ; 一旦 试验 出 适合 自己 的 坐式 , 就 以该 坐 式恒 ...
Ligne n°63 : ...因 腿部 受 过 伤 不 能 席地 盘坐 , 或 因 上班 工作 之 地 不易 寻 得 适当 座位 , 即 可 以 “ 正襟 危坐 ” 的 坐姿 习 禅 。 由于 是 在 非常 的 情况 下 才 用此 式 , 故 说 是 “ 方便 法 ” 。- Ligne n°64 : 以上 五 式 坐姿 , 可 随 顺 每日 生活 环境 或 生理 上 的 变化 需求 不同 , 而 做 适当 调整 。 若 初学 坐禅 , 不妨 一一 尝试 看看 ; 一旦 试验 出 适合 自己 的 坐式 , 就 以该 坐 式恒
Ligne n°65 : 长 学习 , 如是 即 能 获得 事半功倍 之 效 。 ...
Ligne n°65 : ...长 学习 , 如是 即 能 获得 事半功倍 之 效 。- Ligne n°66 : 而 “ 坐禅 ” 时 的 “ 身姿 ” , 亦 有 颂 云 :
Ligne n°67 : 盘腿 竖 脊结手印 , ...
Ligne n°70 : ...名曰毗 卢 七 支 坐 。- Ligne n°71 : 这 首 偈颂 , 说明 了 调理 坐禅 姿势 必须 注意 七 项 要点 : 即 盘腿 、 竖直 背脊 、 手 结 禅 定 印 、 平放 肩 胸 、 头 正 收 下颚 、 舌抵 上腭 、 收敛 双目 ( 微 张 ) , 即 “ 毗卢遮那
- Ligne n°71 : 这 首 偈颂 , 说明 了 调理 坐禅 姿势 必须 注意 七 项 要点 : 即 盘腿 、 竖直 背脊 、 手 结 禅 定 印 、 平放 肩 胸 、 头 正 收 下颚 、 舌抵 上腭 、 收敛 双目 ( 微 张 ) , 即 “ 毗卢遮那
Ligne n°72 : 七 支 坐 法 ” 。 其 真义 是 使 其 光亮 清明 之 意 , 也 就 是 利用 七 支 坐姿 之 锻炼 , 使 心意 稳定 、 清明 , 以 开展 禅 定 。 ...
Ligne n°71 : ...这 首 偈颂 , 说明 了 调理 坐禅 姿势 必须 注意 七 项 要点 : 即 盘腿 、 竖直 背脊 、 手 结 禅 定 印 、 平放 肩 胸 、 头 正 收 下颚 、 舌抵 上腭 、 收敛 双目 ( 微 张 ) , 即 “ 毗卢遮那- Ligne n°72 : 七 支 坐 法 ” 。 其 真义 是 使 其 光亮 清明 之 意 , 也 就 是 利用 七 支 坐姿 之 锻炼 , 使 心意 稳定 、 清明 , 以 开展 禅 定 。
Ligne n°73 : 禅 坐 时 的 两 腿 必须 盘 起来 。 先 将 左胫 加到 右 股 的 上面 , 再 将 右 胫扳 上 来 加到 左 股 的 上面 , 这种 坐 法 普通 叫做 双 盘膝 , 也 叫做 双 跏趺 ; 因为 这样 的 姿势 , 可 使 两 ...
Ligne n°72 : ...七 支 坐 法 ” 。 其 真义 是 使 其 光亮 清明 之 意 , 也 就 是 利用 七 支 坐姿 之 锻炼 , 使 心意 稳定 、 清明 , 以 开展 禅 定 。- Ligne n°73 : 禅 坐 时 的 两 腿 必须 盘 起来 。 先 将 左胫 加到 右 股 的 上面 , 再 将 右 胫扳 上 来 加到 左 股 的 上面 , 这种 坐 法 普通 叫做 双 盘膝 , 也 叫做 双 跏趺 ; 因为 这样 的 姿势 , 可 使 两
Ligne n°74 : 膝盖 的 外侧 , 都 紧 靠 着 褥垫 , 全身 的 筋肉 , 正 像 弓弦 的 伸张 , 坐 时 自然 端直 , 不至于 左右 前后 的 倚 斜 。 ...
Ligne n°77 : ...。- Ligne n°78 : 禅 坐 时 , 腰 宜 顺着 自然 正 坐 , 以免 火气 上升 过 后 会 眼屎 多 , 口臭 气 顶 , 不 思 饮食 , 甚或 吐血 ; 不可 作 意 挺起 , 胸部 可 微 向 前 俯 , 使 心窝 降 下 , 轻浮 而 不 着力 ;
Ligne n°79 : 臀部 宜 向 后 稍稍 凸出 , 使 脊骨 不曲 依循 自然 ; 腹 的 下 部 宜 宽 放 镇定 , 从而 使 全身 的 重心 安定 ; 两 手 仰 掌 , 以 左掌 安放 在 右 掌 上面 , 两 拇指 头 相 拄 , 安放 在 脐下 跏趺 ...
Ligne n°81 : ...( 1 ) 呼吸 的 方法- Ligne n°82 : 我们 学习 禅 坐 , 调和 气息 , 是 下手 时 一 项 重要 的 功夫 , 而 要 调和 气息 , 当 以 自然 呼吸 为 最佳 。
Ligne n°83 : 在 呼吸 时 , 一 呼 一 吸 , 必须 都 能 达到 下腹部 。 在 吸气 时 , 空气 入 肺 , 充满 周遍 , 肺 底 舒张 , 抑压 横膈膜 , 使 空气 下降 , 这时 胸部 空 松 , 腹部 外 凸 , 在 呼气 时 , ...
Ligne n°86 : ...( 2 ) 呼吸 的 练- Ligne n°87 : 为了 使 呼吸 能够 正常 而 熟练 , 自 宜 加以 练习 , 但 禅 坐 时 , 必须 逐步 做到 无思无虑 , 假使 注意 呼吸 , 心 便 不 能 宁静 , 而且 在 禅 坐 时 , 决不 宜 行 深呼吸 , 因此 呼吸
- Ligne n°87 : 为了 使 呼吸 能够 正常 而 熟练 , 自 宜 加以 练习 , 但 禅 坐 时 , 必须 逐步 做到 无思无虑 , 假使 注意 呼吸 , 心 便 不 能 宁静 , 而且 在 禅 坐 时 , 决不 宜 行 深呼吸 , 因此 呼吸
Ligne n°88 : 的 练习 , 宜在 禅 坐 的 前后 。 ...
Ligne n°87 : ...为了 使 呼吸 能够 正常 而 熟练 , 自 宜 加以 练习 , 但 禅 坐 时 , 必须 逐步 做到 无思无虑 , 假使 注意 呼吸 , 心 便 不 能 宁静 , 而且 在 禅 坐 时 , 决不 宜 行 深呼吸 , 因此 呼吸- Ligne n°88 : 的 练习 , 宜在 禅 坐 的 前后 。
Ligne n°89 : ( 3 ) 禅 坐 时 的 调息 ...
Ligne n°88 : ...的 练习 , 宜在 禅 坐 的 前后 。- Ligne n°89 : ( 3 ) 禅 坐 时 的 调息
Ligne n°90 : 调和 气息 , 是 学习 禅 坐 下手 时 的 一 项 重要 功夫 。 因为 息 不调和 , 心 便 不 能 安定 。 而 所谓 息 , 共 可 分为 四 种 相 状 : 一 、 风 相 , 凡 气 出入 有声 的 叫做 风 相 ; 二 、 喘 ...
Ligne n°89 : ...( 3 ) 禅 坐 时 的 调息- Ligne n°90 : 调和 气息 , 是 学习 禅 坐 下手 时 的 一 项 重要 功夫 。 因为 息 不调和 , 心 便 不 能 安定 。 而 所谓 息 , 共 可 分为 四 种 相 状 : 一 、 风 相 , 凡 气 出入 有声 的 叫做 风 相 ; 二 、 喘
Ligne n°91 : 相 , 出入 虽然 无声 , 但 结 滞 而 不 通 利 的 叫做 喘 相 ; 三 、 气 相 , 出入 虽 无声 , 也 不 结 滞 , 但 不 能 静 细 的 叫做 气 相 , ( 这 三 种 都 是 不调 和 相 ) ; 四 、 息 相 , 既 无 声音 , ...
Ligne n°95 : ...样数 至 十 , 乃 再 从 一 数 起 , 渐渐 纯熟 以后 , 可数 至 一百 为 一个 单位 。 假使 没有 数 到 十 或 一百 , 而 中途 心 起 杂念 , 那么 重新 从 第一 数 起 , 这样 循环 安详 地 徐徐而数 ,- Ligne n°96 : 久久 纯熟 , 即 可 收心 息 相依 、 身体 轻 安 的 功效 , 并 可 消除 初学 禅 坐 最易 发生 的 杂念 纷飞 和 昏昏欲睡 的 两 种 毛病 。
Ligne n°97 : ② 随 息 : 学习 上面 所 述 的 数 息 法 纯熟 后 , 息 既 虚 凝 , 心 念 也 渐 入 渐 细 , 这时 便 可 进 一 步 放弃 数 息 , 而 用 随 息 的 方法 , 就 是 不再 计数 。 但 一心 依随 息 的 出入 , 念 ...
Ligne n°98 : ...兹 在兹 , 心 不 散乱 。 这 一 方法 纯熟 后 , 渐 观 渐 细 , 自觉 此 息 仿佛 从 八万四千 毛孔 中 出入 , 好象 云 蒸 雾散 , 到 这 一 地步 , 便 能 身心 空灵 , 诸 病 消除 。- Ligne n°99 : 禅 坐 的 目的 , 不但 在于 促使 身体 的 健康 , 而 最最 重要 的 , 还是 在于 求 妄 心 的 调 伏 , 妄 心 调 伏 则 智慧 明朗 。 关于 调 心 的 方法 如下 :
Ligne n°100 : ( 1 ) 《 大智 度 论 》 卷 二十一 , 论 最初 下手 时 , 系 心 一 处 的 方法 说 “ 初学 系 心 缘 中 , 若 眉间 , 若 额上 , 若 鼻端 。 ” 这样 因 心有所 缘 , 渐渐 纯熟 , 便 不至 胡 思乱 ...
Ligne n°108 : ...患 不 生 , 其 心 易 定 。 是 名 行者 初 入定 时 , 调 息 方法 。 举 要 言 之 , 不涩 不滑 , 是 息 调相 。 ”- Ligne n°109 : 初学 禅 坐的人 , 往往 有 这样 一 种 感觉 , “ 不 学 禅 坐 , 妄念 尚 少 , 一 学 禅 坐 , 妄念 反 多 ” , 这 是 不 正确 的 。 要 知道 我们 的 念头 , 忽 生 忽灭 , 本来 很 多 , 不过 平时
- Ligne n°109 : 初学 禅 坐的人 , 往往 有 这样 一 种 感觉 , “ 不 学 禅 坐 , 妄念 尚 少 , 一 学 禅 坐 , 妄念 反 多 ” , 这 是 不 正确 的 。 要 知道 我们 的 念头 , 忽 生 忽灭 , 本来 很 多 , 不过 平时
- Ligne n°109 : 初学 禅 坐的人 , 往往 有 这样 一 种 感觉 , “ 不 学 禅 坐 , 妄念 尚 少 , 一 学 禅 坐 , 妄念 反 多 ” , 这 是 不 正确 的 。 要 知道 我们 的 念头 , 忽 生 忽灭 , 本来 很 多 , 不过 平时
Ligne n°110 : 在 动乱 之中 , 不易 察觉 , 一旦 习 静 之后 , 方 能 了 了 看 清 , 比如 室内 虽 有 飞尘 而 不 见 , 假使 门窗 透入 阳光 , 方 见 尘埃 纷纷 飞舞 , 所以 能 察觉 妄念 多 的 正是 自觉 的 第一 ...
Ligne n°110 : ...在 动乱 之中 , 不易 察觉 , 一旦 习 静 之后 , 方 能 了 了 看 清 , 比如 室内 虽 有 飞尘 而 不 见 , 假使 门窗 透入 阳光 , 方 见 尘埃 纷纷 飞舞 , 所以 能 察觉 妄念 多 的 正是 自觉 的 第一- Ligne n°111 : 步 , 我们 只要 一切 摒弃 勿 想 , 用 坚定不移 的 毅力 , 精 勤 地 练习 观照 功夫 , 到 相当 时间 , 妄念 便 能 自然 销 落 而 达到 , 心意 寂然 的 境地 。 这种 观照 功夫 , 假使 在 禅 坐中
Ligne n°112 : 练习 纯熟 , 渐渐 能 在 平时 日用 之间 , 刻刻 用心 , 凛然 觉 照 , 做到 虽 不 禅 坐 , 也 能 如 禅 坐 时 的 心志 静 定 , 自 将 得 更 大 的 受用 ! ...
Ligne n°111 : ...步 , 我们 只要 一切 摒弃 勿 想 , 用 坚定不移 的 毅力 , 精 勤 地 练习 观照 功夫 , 到 相当 时间 , 妄念 便 能 自然 销 落 而 达到 , 心意 寂然 的 境地 。 这种 观照 功夫 , 假使 在 禅 坐中- Ligne n°112 : 练习 纯熟 , 渐渐 能 在 平时 日用 之间 , 刻刻 用心 , 凛然 觉 照 , 做到 虽 不 禅 坐 , 也 能 如 禅 坐 时 的 心志 静 定 , 自 将 得 更 大 的 受用 !
- Ligne n°112 : 练习 纯熟 , 渐渐 能 在 平时 日用 之间 , 刻刻 用心 , 凛然 觉 照 , 做到 虽 不 禅 坐 , 也 能 如 禅 坐 时 的 心志 静 定 , 自 将 得 更 大 的 受用 !
Ligne n°113 : 禅 坐 可以 澄清 思虑 , 增进 健康 , 是 修养 身心 的 一 种 重要 方法 。 ...
Ligne n°112 : ...练习 纯熟 , 渐渐 能 在 平时 日用 之间 , 刻刻 用心 , 凛然 觉 照 , 做到 虽 不 禅 坐 , 也 能 如 禅 坐 时 的 心志 静 定 , 自 将 得 更 大 的 受用 !- Ligne n°113 : 禅 坐 可以 澄清 思虑 , 增进 健康 , 是 修养 身心 的 一 种 重要 方法 。
Ligne n°114 : 我们 生活 在 这个 世界 上 , 免 不 了 有 种种 疾病 , 一切 疾病 又 可 分为 身 和 心 两 方面 , 除 身上 所 发生 的 疾病 以外 , 凡 一切 贪欲 、 愤怒 、 忧怖 、 骄慢 等等 不 正常 的 思想 ...
Ligne n°121 : ...然 精气 内 充 , 抵抗 力强 , 疾病 便 无从 发生 了 。- Ligne n°122 : 禅 坐 不但 在 生理 方面 可以 使 血液 运行 优良 。 就 是 在 心理 方面 也 能 使 全身 精神 归于 统一 集中 , 而 促使 心理 现象 的 健康 发展 。 心理学家 捷 普洛夫 也 说 过 , 抱 着 一 种
Ligne n°123 : 平静 的 态度 , 是 与 注意 的 分散 作 斗争 的 唯 — 方法 。 同时 心理 既 安宁 而 正常 , 思想 也 清明 而 愉快 , 自然 又 能 促使 体 气 和平 , 却病延年 。 ...
Ligne n°123 : ...平静 的 态度 , 是 与 注意 的 分散 作 斗争 的 唯 — 方法 。 同时 心理 既 安宁 而 正常 , 思想 也 清明 而 愉快 , 自然 又 能 促使 体 气 和平 , 却病延年 。- Ligne n°124 : 禅 坐 的 实践 , 可以 使 我们 散乱 的 心 念 , 逐步 归于 凝定 , 心 定则 气和 , 气和 则 血 顺 , 不但 可以 却病 强身 , 而且 可以 去除 主观 的 迷 妄 , 获得 安乐 , 所以 禅 坐 的 确是
- Ligne n°124 : 禅 坐 的 实践 , 可以 使 我们 散乱 的 心 念 , 逐步 归于 凝定 , 心 定则 气和 , 气和 则 血 顺 , 不但 可以 却病 强身 , 而且 可以 去除 主观 的 迷 妄 , 获得 安乐 , 所以 禅 坐 的 确是
Ligne n°125 : 最 基本 的 修养法 。 ...
Ligne n°125 : ...最 基本 的 修养法 。- Ligne n°126 : 禅 坐 能 使 精神 力 统一 集中 , 从而 进一步 促使 体 气 和平 。 我国 近代 佛 学界 的 老前辈 杨仁山 居士 , 早年 在 旧 书铺 内 发现 《 楞严经 》 的 时候 , 由于 这部 经典 的 内容 契
Ligne n°127 : 机 , 他 看 得 出神 , 竞 不知 天 已 入 晚 , 后 经 铺 内人 的 提醒 , 才 发觉 已 是 暮色 苍苍 上灯 时候 了 , 再 看 书 时 , 刹那 异 境 , 便 不 能 有所 辨认 , 这 正是 精神 力 集中 的 一个 具体 ...
Ligne n°128 : ...例子 。 苏东坡 有诗 说 : “ 与 可 画 竹 时 , 见 竹 不 见 人 ; 岂 惟 不 见 人 , 嗒然 忘 其 身 。 ” 只 有 这样 集中 心力 , 全神贯注 在 一个 对象 上 , 作画 便 能 神化 , 治学 便 能 深造 。 所- Ligne n°129 : 以 佛陀 说 : “ 制 心 一 处 , 无 事 不 办 。 ” 又 说 : “ 精诚所至 , 金石为开 。 ” 禅 坐 之 时 , 默坐 澄心 , 将 妄念 逐步 淘汰 , 妄念 愈 淘汰 , 正 念 愈 得 提炼 , 由 精神 集中 所 发生
Ligne n°130 : 的 体上 阳 和 之 气 , 更 有 补 虚 导 滞 乃至 重新 组织 已 坏 物体 的 功能 。 所以 凡 禅 坐功 深 的 , 能 提起 这 集中 后 的 全副 精神 力 , 贯注 于 身上 病痛 的 地方 , 便 能 运用 这 阳 和 之 气 ...
Ligne n°129 : ...以 佛陀 说 : “ 制 心 一 处 , 无 事 不 办 。 ” 又 说 : “ 精诚所至 , 金石为开 。 ” 禅 坐 之 时 , 默坐 澄心 , 将 妄念 逐步 淘汰 , 妄念 愈 淘汰 , 正 念 愈 得 提炼 , 由 精神 集中 所 发生- Ligne n°130 : 的 体上 阳 和 之 气 , 更 有 补 虚 导 滞 乃至 重新 组织 已 坏 物体 的 功能 。 所以 凡 禅 坐功 深 的 , 能 提起 这 集中 后 的 全副 精神 力 , 贯注 于 身上 病痛 的 地方 , 便 能 运用 这 阳 和 之 气
Ligne n°131 : , 来 消融 阴霾 郁结 , 使 活力 , 热力 , 渐渐 发挥 其 治疗 的 作用 。 从前 憨山 大师 多年 痈疾 , 一 入定 而 痊愈 , 这 更 是 人人 具 足 的 “ 电疗 术 ” 的 高度 运用 。 以上 是 对 身 病而 ...
Ligne n°133 : ...允执厥中 。 ” 所谓 人心 正是 习气 之 私 , 道心 则 是 一念 之 觉 , 惟精惟一 , 正是 做 精神 力 的 集中 功夫 。- Ligne n°134 : 由此可见 精神 的 集中 力量 , 小 之 可以 康强 身体 , 大 之 可以 明心见性 , 而 下手 的 方法 , 只有 从 练习 禅 坐 开始 。
Ligne n°135 : 我们 在 人生 的 历程 中 常 不免 发生 种种 苦恼 , 而 许多 苦恼 , 大都 由 思想 纷扰 , 痴迷 不觉 而 来 。 譬如 迷于 财物 , 往往 有 因 盗窃 而 犯法 的 苦 , 迷于 爱情 , 往往 有 因 失 ...
Ligne n°141 : ...死 事 大 ” , 是 何等 值得 我们 的 警惕 ! ? 而 修定 实是 解决 我们 生命史 上 这 一 问题 的 重要 手段 。- Ligne n°142 : 定 的 境界 , 大 有 深浅 , 有 世间 禅 定 、 出 世间 禅 定 和 出 世间 的 上上 禅 定 等 。 因此 修 持 的 方法 , 也 就 无量 , 而且 本来 在行 、 住 、 坐 、 卧 的 一切 时 中 , 都 可 修定 , 但
- Ligne n°142 : 定 的 境界 , 大 有 深浅 , 有 世间 禅 定 、 出 世间 禅 定 和 出 世间 的 上上 禅 定 等 。 因此 修 持 的 方法 , 也 就 无量 , 而且 本来 在行 、 住 、 坐 、 卧 的 一切 时 中 , 都 可 修定 , 但
- Ligne n°142 : 定 的 境界 , 大 有 深浅 , 有 世间 禅 定 、 出 世间 禅 定 和 出 世间 的 上上 禅 定 等 。 因此 修 持 的 方法 , 也 就 无量 , 而且 本来 在行 、 住 、 坐 、 卧 的 一切 时 中 , 都 可 修定 , 但
Ligne n°143 : 由于 我们 散乱 的 力量 很 强 , 在 静 中 修 持 必 较 动 中 容易 得力 , 因此 修定 的 人 , 在 初 下手 时 , 一般 都 要 以 禅 坐 为 基础 。 在 坐 时 一切 放下 , 身心 收敛 , 外 境 不扰 , 内心 ...
Ligne n°142 : ...定 的 境界 , 大 有 深浅 , 有 世间 禅 定 、 出 世间 禅 定 和 出 世间 的 上上 禅 定 等 。 因此 修 持 的 方法 , 也 就 无量 , 而且 本来 在行 、 住 、 坐 、 卧 的 一切 时 中 , 都 可 修定 , 但- Ligne n°143 : 由于 我们 散乱 的 力量 很 强 , 在 静 中 修 持 必 较 动 中 容易 得力 , 因此 修定 的 人 , 在 初 下手 时 , 一般 都 要 以 禅 坐 为 基础 。 在 坐 时 一切 放下 , 身心 收敛 , 外 境 不扰 , 内心
Ligne n°144 : 喘 , 身 、 口 、 意 都安 住 在 清净 的 律 仪 中 , 自 可 徐徐 入定 , 而且 迷 妄 若 去 , 心 体现 前 , 自 能 逐步 证 入 寂 照 不二 的 境地 , 所以 古德 说 : “ 若 人 禅 坐 一 须 爽 , 胜 造 恒沙七 ...
Ligne n°143 : ...由于 我们 散乱 的 力量 很 强 , 在 静 中 修 持 必 较 动 中 容易 得力 , 因此 修定 的 人 , 在 初 下手 时 , 一般 都 要 以 禅 坐 为 基础 。 在 坐 时 一切 放下 , 身心 收敛 , 外 境 不扰 , 内心- Ligne n°144 : 喘 , 身 、 口 、 意 都安 住 在 清净 的 律 仪 中 , 自 可 徐徐 入定 , 而且 迷 妄 若 去 , 心 体现 前 , 自 能 逐步 证 入 寂 照 不二 的 境地 , 所以 古德 说 : “ 若 人 禅 坐 一 须 爽 , 胜 造 恒沙七
Ligne n°145 : 宝塔 ; 宝塔 比 毕 竞 碎 为 尘 , 一念 净心 成 正 觉 。 ” 可 见 , 禅 坐 又 是 转 迷 成 觉 、 得 定 开 慧 的 一 门 不可 缺少 的 功夫 。 ...
Ligne n°144 : ...喘 , 身 、 口 、 意 都安 住 在 清净 的 律 仪 中 , 自 可 徐徐 入定 , 而且 迷 妄 若 去 , 心 体现 前 , 自 能 逐步 证 入 寂 照 不二 的 境地 , 所以 古德 说 : “ 若 人 禅 坐 一 须 爽 , 胜 造 恒沙七- Ligne n°145 : 宝塔 ; 宝塔 比 毕 竞 碎 为 尘 , 一念 净心 成 正 觉 。 ” 可 见 , 禅 坐 又 是 转 迷 成 觉 、 得 定 开 慧 的 一 门 不可 缺少 的 功夫 。
Ligne n°146 : 学 禅 坐 要 下定 决心 , 牢记 一个 恒 字 , 因为 初学 禅 坐 是 感 不 到 趣味 的 , 只 有耐心 去 坐 , 耐 之 又 耐 , 忍 之 又 忍 , 不管 功效 的 迟速 , 寒暑 无间 地 去 做 , 渐渐 地 功夫 熟 ...
Ligne n°145 : ...宝塔 ; 宝塔 比 毕 竞 碎 为 尘 , 一念 净心 成 正 觉 。 ” 可 见 , 禅 坐 又 是 转 迷 成 觉 、 得 定 开 慧 的 一 门 不可 缺少 的 功夫 。- Ligne n°146 : 学 禅 坐 要 下定 决心 , 牢记 一个 恒 字 , 因为 初学 禅 坐 是 感 不 到 趣味 的 , 只 有耐心 去 坐 , 耐 之 又 耐 , 忍 之 又 忍 , 不管 功效 的 迟速 , 寒暑 无间 地 去 做 , 渐渐 地 功夫 熟
- Ligne n°146 : 学 禅 坐 要 下定 决心 , 牢记 一个 恒 字 , 因为 初学 禅 坐 是 感 不 到 趣味 的 , 只 有耐心 去 坐 , 耐 之 又 耐 , 忍 之 又 忍 , 不管 功效 的 迟速 , 寒暑 无间 地 去 做 , 渐渐 地 功夫 熟
Ligne n°147 : 练 以后 , 自然 会 感到 其味无穷 。 ...
Ligne n°147 : ...练 以后 , 自然 会 感到 其味无穷 。- Ligne n°148 : 美国 哈佛 大学 教授 和 马里兰州 大学 哈里 博士 经过 五 年 研究 发现 : “ 冥想 禅 坐 可 对 视力 、 血压 、 认识 功能 的 激素 水平 提高 大 有 好处 , 另 可治疗 许多 不治之症 和 心
Ligne n°149 : 脏病 、 关节炎 等 慢性病 。 ” 美国 耶鲁 大学 医学院 外科 医生 伯尼▪塞格尔 也 认为 : 沉思冥想 是 松弛 思想 的 行动 , 可治 视为 绝招 的 艾滋病 和 癌症 。 ” 大乘 佛教 禅宗 常讲 ...
Ligne n°148 : ...美国 哈佛 大学 教授 和 马里兰州 大学 哈里 博士 经过 五 年 研究 发现 : “ 冥想 禅 坐 可 对 视力 、 血压 、 认识 功能 的 激素 水平 提高 大 有 好处 , 另 可治疗 许多 不治之症 和 心- Ligne n°149 : 脏病 、 关节炎 等 慢性病 。 ” 美国 耶鲁 大学 医学院 外科 医生 伯尼▪塞格尔 也 认为 : 沉思冥想 是 松弛 思想 的 行动 , 可治 视为 绝招 的 艾滋病 和 癌症 。 ” 大乘 佛教 禅宗 常讲
Ligne n°150 : : “ 久坐 有 禅 , 久 住 有缘 。 ” 2005年 , 美国 科学家 发现 , 冥想 打坐 不但 可以 放松 人 的 精神 和 安慰 人 的 心灵 , 还 可以 改变 大脑 结构 并 增进 人 的 智慧 , 且 使 人 精力 ...
Ligne n°149 : ...脏病 、 关节炎 等 慢性病 。 ” 美国 耶鲁 大学 医学院 外科 医生 伯尼▪塞格尔 也 认为 : 沉思冥想 是 松弛 思想 的 行动 , 可治 视为 绝招 的 艾滋病 和 癌症 。 ” 大乘 佛教 禅宗 常讲- Ligne n°150 : : “ 久坐 有 禅 , 久 住 有缘 。 ” 2005年 , 美国 科学家 发现 , 冥想 打坐 不但 可以 放松 人 的 精神 和 安慰 人 的 心灵 , 还 可以 改变 大脑 结构 并 增进 人 的 智慧 , 且 使 人 精力
Ligne n°151 : 充沛 , 只 需要 短暂 的 睡眠 即 可 。 科学 发现 , 还 可以 真的 增加 全 额 叶 脑 皮层 区域 的 厚度 , 而 这些 区域 正是 控制 人 的 注意力 和 感知 能力 的 地方 , 影响 了 许多 生物 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