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网红效应的背后因素是什么?

无论是网红店打卡,还是给主播刷礼物,网红现象充斥在我们周围。那么造成网红效应的原因有哪些呢?
关注者
18
被浏览
4,404

16 个回答

随着科技发展,网络上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网络红人,这些“网络红人”,大都是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这些“网络红人”能够走红,他们自身的某种特质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与网络上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又有很大关系,这些“网络红人”正是因为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而成为“网络红人”。可以这样说,“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但是,随着“网红”越来越多,一些“网红”刻意模仿、言行哗众取宠,只为能博取眼球,引发的负面效应令人关注。

这其一是,当“网红”成为现在娱乐圈的审美趋势后,社会上的不少女孩子开始模仿,甚至因此出现因整容手术而导致死亡的事件。其二是,在“网红”与明星、名人交往的新闻出现之后,网上也出现诸如“教你如何变成‘网红‘搭上偶像”“如何靠化妆术骗过他”等骗术教程,这种社会不良风气引发不少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担忧。还有就是,一些“网红”时常在社交平台上炫耀名牌汽车、包包等奢侈品,频频炫富引发网友跟风,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网友吐槽这些行为“太浮夸”“太功利”“太物欲”。社会上网络上这些关于“网红”成功的种种光怪陆离的社会文化现象,需要我们认真理性地分析,挖掘其产生的原因和土壤。

今天,时代的喧嚣氛围和社会浮躁的心理,已经侵蚀渗透到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艺术上,很少人在信守灵魂静默、精神安静的创造。在学术上,很少有人再去坚守“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治学精神,而是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在个人的工作事业上,人们不再坚持劳动美德,付出第一、奋斗至上的原则。在成功上,人们不再感兴趣于经过奋斗、失败、付出和心血收获的“成功”果实,而是疯狂地追逐“泡沫式的成功”,幻想不劳而获能够风光无限。这折射出人们对于“走红”的心态、成功的心态,已越来越浮躁、实用。

在如今的社会上,商业社会的文化流行标准甚是有市场,其直接表现就是造成了扭曲的成功观念的流行,庸俗成功学的泛滥。我们审视一下目下流行的一些“成功”观念,“成功”的现象,所谓的“成功”人物,会发现社会上这些各种各样的所谓“成功”,是充满了欺骗性、虚假性和混乱性的。但是,可悲的是,因为我们不少国人迷信于此,信奉于此,像这样的思想混乱、似是而非、荒诞不经、是非颠倒的关于“成功”的观念盛行,必将是中华民族之殇。

网红乱象并非现在才暴露出来的问题,但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和约束。除了实名注册和央视曝光的黄赌毒外,在道德约束、税收政策、商品监管、售后服务等方面还没有得到真正规范。而在高质量、个性化、独特化、实用性等方面,网红还需要突破瓶颈,才能经久不衰,不仅要让素质赶上颜值,还要让能力匹配人气。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浏览器
继续

本質是愛跟風的人性。網路是這個本質的平台。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浏览器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