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人多!!
但下面这个阵仗,
还是让小编惊呆了
据媒体报道,
长沙一家网红小龙虾店“文和友”
排队人数竟达到7974桌!!!
▼
当看到前面还有4612桌等待时
我果断选择放弃!
果不其然,
从头一天下午14:52开始排队,
第二天凌晨0:46,经历了大约10小时后,
龙虾馆传来了轮到我的好消息QAQ
当正经吃饭指望不上的时候,很多人会说那就喝杯奶茶将就下吧,
可没想到,连奶茶都要排队......
真可谓假都放完了,我还在排队......
慢慢的我们发现,吃东西早已不只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
最大限度的满足味蕾,反而更多的被标榜着文化享受,休闲娱乐和身份体现,
那些层出不穷的“网红”食物又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
“喜茶”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2017年三月份,喜茶一入驻上海便全面爆红,排队两三个小时才能品尝到,其火爆程度出乎想象,与此同时也带动了”黄牛“产业的发展,奶茶代购们甚至明码标价,排队一分钟,在原来的价格上加五角,有的”黄牛“则根据地段,每杯代购直接要价80到100元,对于黄牛们一买十几杯的做法,人们也是怨声载道,为此店家更新规则,限定每个号码的购买杯数。
为了喝口茶,排队两个小时究竟值不值得呢?
网红店爆火背后的秘密又是什么呢?
首先从城市的选择上分析,上海这座城市本来就有排队的文化,对吃颇有讲究,而且对“老字号”执念很强。
喜茶虽然是新生品牌,但是黑马、牌子硬的标签必然会引发消费者排队一试的决心,所以喜茶才排队到如此夸张。
其次,突破吃的层面,愿意排大队还因为人们的好奇心:这么多人排这么长的队,这东西得多好吃啊?
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日益发达,能吃到喝到“网红”食物,那是绝对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别人都喝了,我没喝到,那绝对不可以。
其三,从经济层面来考量,因为排队这种花费时间的行为,让原本简单的一杯饮料获取了几倍于其价格的价值。
但总结来看,排队也可以是一种硬需求,可以用来刷存在感,彰显自己的“潮人”地位。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看,其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人们的从众心理。
人都会追求安全感,而且是我跟大多数人一样了,那我就安全了,即便是大多数人都错了我也愿意,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人都错了,我们可以共同去承担这个错了的后果。
但事实上并不会,风险和损失最后还是由自己来承担的,但是人们还是会这样去想,因为侥幸心理。
此外,人都相信经验,当没有这个经验时,你看到大家都在做这件事情,自然会判断这件事情是可信的。
这个心理其实也可以引申到当代年轻人的婚恋问题中去。
大家觉得女孩三十岁不结婚好像就很“危险”,但事实上这个标准答案本身也不知道是谁定的。
只是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所以它就是标准答案,
但最后应该怎么选择,只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那么又如何不盲目从众呢?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案就是,永远都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跟随别人,即使你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也不意味着你有承担这个选择的能力。
所以能够独立承担后果,也是一个人很重要的能力。
参考文章一:http://subscribe.mail.10086.cn/w/itemDetail.do?columnId=39323&itemId=5553321&from=groupmessage
参考文章二: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xNDM4MA==&mid=2666250745&idx=4&sn=aa6d43e69fbd6ac4a45041da5304e8a1&chksm=bdb3a8ba8ac421ac630d9dab8f19a6260665deb5c9524e55795c2fd65f964dc60f1a0b05c1d2&mpshare=1&scene=23&srcid=#rd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心理协会微信公众号
欢迎各位小伙伴们积极交流探讨!~
(有错误还请指正,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