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蹦迪?

大三学生一枚,发现周围的人不知何时都开始融入了蹦迪的圈子中,朋友圈一到夜晚就变得灯红酒绿群魔乱舞,可是我一看到他们摇头晃脑就觉得很可怕无法认同,是我跟…
关注者
258
被浏览
798,414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
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蹦迪是现代人寻求自我满足的一种方式,是从现有生活(日常生活)寻得解放的途径,我抛开这里边情色、撩妹等低级需求,来谈一谈这里所反映出的大众心理。

在我看来,迪厅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场所,还可以把它理解为给我们中国人营造了一个触手可及的狂欢节,而中国是没有狂欢节这个概念的,而现代人非常需要这样一种自我疏解的通道。

现代人的观念日新月异,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和固化性都在加强,现代人怎样才能找到表达真实自我的途径呢?哪怕是短暂的。对比我们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蹦迪更像是自己给自己所创造的一种节日。我把我最近读书的一点体会拿给你看,说的比较明白了:

蹦迪显示的完全是一种特殊的、非正常的人和世界、人与人的关系;它们似乎在整个平凡世界的彼岸建立了第二个世界和第二种生活,人们需要这种精神上的乌托邦来获得短暂的满足。

在迪厅里,人们不会袖手旁观,很难做到冷静的观看,而是有种释放的冲动,并投入到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所有人都愿意投入到这样一种短暂的狂欢中。因为从其观念上说,它是全民的,人们很难在大众面前保持清晰的独立思考。在狂欢节进行当中,除了狂欢节的生活以外,谁也没有另一种生活。狂欢节具有忘我性质,这是生活的一种特殊状态,这是人人参与的世界的再生和更新。”贫瘠无趣的现实外,人们需要这样假象和放松。

“作为小丑和傻瓜,他们体现着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一种既是现实的,同时又是理想的生活方式。”

“在狂欢节上是生活本身在表演,而表演又暂时变成了生活本身。”

“在迪厅里,狂欢性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生活的第二种形式。”

和法定假日不同,迪厅是自我的假日和狂欢节。“官方节日,有时甚至违背节日的观念,肯定整个现有的世界秩序及现有的等级,即现有的宗教、政治和道德价值、规范、禁令的固定性、不变性和永恒性。节日成了现成的、获胜的、占统治地位的真理的庆功式,这种真理是永恒的、不变的和无可争议的真理姿态出现。”


“狂欢节,仿佛是庆贺暂时摆脱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现有的制度,庆贺暂时取消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

“人们参加官方节日活动必须按照自己的称号、官衔、功勋穿戴齐全,按照相应的级别各就各位。节日使不平等神圣化。与此相反,在狂欢节上大家一律平等。”


“乌托邦理想的东西与现实的东西,在这种绝无仅有的狂欢节世界感受中暂时融为一体。”


先写这些吧……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浏览器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