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标签引发社会运动浪潮

小小标签引发社会运动浪潮


本文字数:3718字

阅读时间:9分钟

近日,在推特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COVID-19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输入#COVID-19,各国有关疫情的应对措施和激烈讨论便密密麻麻地出现在屏幕里。


推特上,民众对#COVID19的讨论与关注

2007年,出于为网民讨论创造一个平台的想法,谷歌前开发人员Chris Messina创建了标签(Hashtag/#)。标签率先在推特使用,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微博、抖音、脸书、Instagram、油管等社交平台。通过创建标签来与网友讨论自己所关心的话题,使得他们了解更多的相关细节,这是标签的意义所在。与此同时,大量讨论的出现,悄然影响着参与者的生活。

同时,标签也被用于谈论社会现象与社会意识。通过标签,更多的网友可以获取相关信息,这被视作给予/寻求帮助或开始一场变革的有效途径。标签延伸且大众化了媒介的使用,给每个人提供了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标签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开放资源平台,鼓励人们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话题的看法。以下列举了近年来标签被运用于社会运动领域的一些典型案例。


女性权益


#WomensMarch - 2017年1月27日,大约有460万人在美国各地游行,以回应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不正当言论。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竞选期间,一段关于特朗普认为位高权重和富有的男性对女性可以为所欲为的录音被公之于众。在这段录音中,特朗普用粗俗的语言讲述了他如何凭借着名人身份强迫女性同他交往,这促使许多女性对他过去的不当性行为提出指控。特朗普不屑地称录音为“更衣室谈话”,并对原告的说法提出异议。后来,特朗普战胜了民主党对手、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令不满其对女性言行的选民感到愤怒和悲哀。多达50万人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女性游行,美国芝加哥、洛杉矶等多地也展开了游行。许多游行者穿上粉红色的衣服,头戴猫耳朵造型的粉色针织帽(被称为“Pussy Hats”),来表达对特朗普不正当言论的不满。现在每年一月都会举行Women’s March(女性游行),并以和平抗议的形式,开启社会变革。



2017年华盛顿女性游行

#HeForShe - 2014年9月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主持了HeForShe(他为她)活动,并发表了12分钟演讲,呼吁性别平等,男性也该参与到性别平等的斗争中,不应置身事外。为此,她发起了“HeForShe”倡议,旨在让男性加入女权主义者争取性别平等的斗争中。沃特森在演讲中强调,要实现性别平等,就必须改变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

沃特森演讲的大部分公众反响都是十分正面的:演讲在联合国总部获得了雷鸣般的起立鼓掌;乔安娜·罗宾逊在《名利场》撰文称演讲“激情澎湃”;菲尔·普拉特在《史莱特》杂志上撰文称之为“令人震惊”,一些人亦将沃特森的演讲与希拉里·克林顿25年前在联合国发表的演讲进行了正面比较。

然而负面报道也随之而来。许多人称沃特森为“白人女权主义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她的挑战,表明沃特森只为那些与她同种族、同阶级的人而战。随后,沃特森发声回应:“当我听到自己被称为‘白人女权主义者’时,我不明白,有什么必要把我或其他人定义为按种族划分的女权主义者?这难道意味着我是种族主义者吗?”


2014年艾玛·沃特森出席“他为她”活动

#MeToo - #MeToo最早是推特上的一个标签,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的女性挺身而出,说出惨痛经历,并在社交媒体附上标签,唤起社会关注。

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性骚扰丑闻曝光后,塔拉纳·伯克(TaranaBurke),一个服务弱势女性的纽约社区组织者,提出了#MeToo——“我也是(受害者)”这个口号。2017年10月15日,塔拉纳·伯克的朋友,女星艾丽莎·米兰诺(AlssaMilano)在推特上转发,并附上文字:“如果你曾受到性侵犯或性骚扰,请用#MeToo来回复这条推文。”截止2018年10月,这个标签被使用了1900万次。#MeToo运动三年之后,2020年3月11日,哈维·韦恩斯坦终于被判性侵和强奸罪,获有期徒刑23年。越来越多的人借由这场运动发声反抗,成为了勇敢的“打破沉默者”,而#MeToo则是所有人团结一致的标签。TA们发动了这场拒绝强权、拒绝性别暴力的社会革命,并且每天都在积聚起更大的力量。



#MeToo运动不仅在欧美大获成功,在东亚,#MeToo的星星之火也开始燃起。

在与美国隔海相望的日本,民众对于#MeToo的关注热度不减,但在最初,敢于站出来发声的只有伊藤诗织一人。2015年,25岁的伊藤诗织对日本著名记者山口敬之提出强奸诉讼。伊藤的维权之路在日本走得并不顺利,但最终还是出现了转机。2018年6月,BBC报道伊藤事迹的纪录片《日本之耻》上映。经由西方主流媒体传播,这位亚洲女性的呼声发酵成为全球关注的事件。

“日本的刑法已经110年没有改变过了,此前强奸罪的最低判刑是3年。而我的奔走促成了日本立法将这一最低年限改成了5年”,伊藤诗织在接受采访时说。




纪录片《日本之耻》,报道伊藤诗织事迹

距离 #MeToo 在好莱坞燃起大火的几个月后,徐智贤检察官的指控为韩国 #MeToo 运动开出第一枪。2018年1 月 29 日,一位名为徐智贤的女检察官在韩国中央东洋广播公司新闻节目上,揭露 8 年前曾经被法务部干部安泰根检察官性骚扰的过往。尽管安泰根检察官此前因为其他丑闻已经被革职,但整起事件依然通过媒体发酵,带给韩国法务部相当大的冲击。接着,不少法律界人士纷纷跳出来谴责整起事件,并表示要调查事件真相。继徐智贤之后,越来越多女性,无论是来自法律界、文艺界等,都勇敢发声,说出自己曾经被性侵犯或者被性骚扰的经历。


首尔民众参与#MeToo线下游行

2019年12月6日,一篇名为《独家 | 曝光!上海财大会计学院已婚知名教授钱F胜在校园里公然将女学生锁进车内性骚扰》的文章在中国引发热议。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化名空调wifi豆沙,举报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钱逢胜对自己的性骚扰行为,并详细描述了11月16日晚在车内被钱逢胜猥亵的过程,还晒出了两人的聊天记录截图和事发当晚的录音。校方的反应速度很快,立即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工作。12月9日晚,上海财经大学通过新浪微博发布了对副教授钱逢胜的处理通报。


上海财经大学官方回应

#YesAllWomen - 是的,每一位女性。用户可以分享女性受到误解或暴力的故事。#YesAllWomen是针对另一个标签#NotAllMen而创建的,它表示即使不是所有的男性都会对女性进行性别歧视,但是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曾受到性别歧视和骚扰。这一标签很快被各大社交媒体女性用户使用,来分享她们受到性别歧视的经历,以体现女性在个体层面所普遍面临的歧视和困境。

LGBT权益



#LoveWins- 1969年的石墙骚乱(Stonewall Riots)普遍被视为性少数群体(也叫彩虹族群,英文简称LGBT)平权运动的开始,但早在石墙骚乱发生前就已有性少数群体团体组织的示威游行。这些行动的目的在于反同性恋歧视,例如抗议美军对同性恋者的排斥与古巴对待同性恋者的政策等。这些早期的示威活动成功凝结同性恋社群的共同意识,并在1969年石墙骚乱时爆发,使其成为美国乃至于全球各地同性恋权利运动的开端。

2004年美国马萨诸塞州迈出了“历史性”一步。5月17日这一天,美国同性伴侣在美利坚的土地上第一次获得合法婚姻的权利。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2003年11月裁定,禁止同性恋者结婚违反反歧视法,因此从2004年5月17日起允许同性恋者在该州登记结婚。


马萨诸塞州同性婚姻合法第一天,一对登记结婚的同性伴侣

美国的同性伴侣在争取同性婚姻全美合法的道路上从未停歇。2015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在全美合法,美国也成为了全球第21个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推特上迅速有了这样一个标签:#LoveWins(真爱无敌)。从政客、媒体,再到普通公民,多数支持同性婚姻合法的民众争相在推特上发布与#LoveWins有关的话题。









为纪念石墙骚乱,性少数群体每年夏天,尤其是在6月会举行骄傲游行。大型的游行包括有花车、舞蹈演员、通过扩音器播放的音乐以及各种各样的游行队伍。一些重要的骄傲游行甚至得到政府或公司的赞助,并发展成为一项吸引游人的旅游节目。


英国布莱顿骄傲游行


反歧视

#thisis2016 - 继2016年10月纽约市发生反亚裔事件以及当事人迈克尔·罗写给那位让他“滚回中国”的女士的公开信发布之后,《纽约时报》发布了一段名为“这就是2016年(This is 2016):亚裔美国人回应”的视频,遭遇过种族歧视的亚裔美国人出镜。随后,#thisis2016标签被运用于聚焦亚裔美国人受到的偏见话题上。



尽管亚裔美国人的教育程度、经济成就、社会地位各不相同,但他们通常被视为“模范少数(Model Minority)”,被贴上聪明、能干、尊重他人、勤奋的标签。然而,模范少数并不是如字面意思一般的积极描述。相反,这展现了绝大部分美国人对于亚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社会学家威廉·彼得森(William Petersen)在1966年为《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中首次使用了模范少数这个词。1973年,北野和苏的研究人员在《社会问题杂志》(Journal of Social Issues)中则将这个词带到了学术领域。


亚裔青少年登上《时代》杂志

#OscarsSoWhite - 奥斯卡太白了是由BroadwayBlack.com主编创建的一个标签,起因是2016年奥斯卡的整个提名名单中无一黑人演员,例如在Creed饰拳手的 Michael B. Jordan,演技得到好评却未能入选。这一标签开启了一场关于电影业多样性和种族主义的对话。2020年举行的第92届奥斯卡用事实证明,奥斯卡并没有那么“白”。韩国导演奉俊昊指导的《寄生虫》成为大赢家,一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四项重磅奖项。值得称道的是,《寄生虫》是第一部拿下最佳影片的非英语对话电影,也是第一部以亚洲演员为主的最佳影片。


《寄生虫》官方海报

每一个标签都是思想的碰撞。人们通过标签分享自己的见解,讲述自己的故事。即便反对声音仍然存在,也不乏众多标签运动的支持人。在他们看来,使用社交媒体能让世界各地的人在短时间内建立联系。批评不是改变现状的具体办法,而是凭借着标签的积极性使得人们做出实质性的改变。随着全球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不断增长,标签运动丰富了信息传播和社会话题参与方式的多样性。数字时代创造了一个更为自由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人人均可发声,普通公民可以开启全球性的变革。


本文改写自Diinsider《创变》杂志作者

Phyo Su Moe的文章

《The Rise of Social Movements Through Hashtags》


References:

britannica.com/event/Wo

washingtonian.com/2018/

history.com/this-day-in

thoughtco.com/transcrip

nder-equality-3026200

womenintheworld.com/201

elle.com.au/culture/emm

variety.com/2020/biz/ne

sohu.com/a/329235283_11

edition.cnn.com/2019/01

news.163.com/19/1207/01

history.com/topics/gay-

chinanews.com/news/2004

isaase.org/myth-model-m


发布于 2020-03-21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