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藏区,大家的脑海里总会浮现雄伟的雪山,苍茫的草原,碧玉般的湖泊。纯净——这是许多人对藏区最初的印象。这种纯净吸引着无数人前往藏区,踏上心灵洗涤的旅途。造就这方纯净天地的,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与藏区这些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所做的努力分不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生态文明建设被多次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即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件大事,各位代表委员们怎么看? |
擦亮生态绿色的金字招牌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长肖友才认为,“甘孜州的金字招牌就是生态绿色。一定要擦亮生态绿色这个金字招牌,在经济社会推进的过程当中,要实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在生态建设的系统上,要把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立体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我们的思想是绿色的,我们生活是绿色的,我们的家园是绿色的,总之我们要高高兴兴的怀着一颗绿色的心态,进入小康社会。”
守好生态保护“红线”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长杨克宁认为,要守好生态保护的“红线”,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如果今天牺牲了百分之百的生态环境来进行发展,那么明天可能要用百分之两百的努力来修补这个发展,得不偿失,一定要吸取教训,认认真真地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藏区在保护生态方面做出了那些探索和努 力,今后要如何建设发展?
各位代表委员也分享了一些“金点子”。
生活方式更环保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州长齐建新说,迪庆州在探索生态环保的过程中,实施了云南藏区的冬季供暖项目,尽量减少群众用柴火冬季取暖,到今年年底香格里拉整个城区的居民楼、办公楼将全面实现供暖。同时还动员群众使用水泥、钢铁等建筑材料,减少木材使用,通过转变观念,逐渐改变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和消耗。
家家户户有绿色
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市长旺堆告诉记者,林芝市对无林子的乡镇、无树的村、无树的户、无绿色花果的庭院、无树的寺院进行了“五无”绿化工程,确保家家户户都有绿色。同时大力推动植树造林,每年种树10万亩,不做矿的文章,不赚林子的钱,让林芝的绿色优势得以延续。林芝现在已经成为西藏生态保护做得最好的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3%以上。
再现黄河源“千湖美景”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长白加扎西说,果洛地处三江源区、“中华水塔”的核心地带,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先行试点区域, 近年来,果洛州高质量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和二期规划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在果洛州玛多县,湖泊的数量已经恢复到近20年来数量最多、水量最丰沛的状态,再现了黄河源头“千湖之县”的美景。
绿色生态资产评估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告诉记者,这次带来的提案中有关于绿色生态资产评估方面的内容。“毫无污染的环境,称之为绿色生态,将其视为资产,也就是百姓的资产,地方的资产,对其进行正确的研究和评估。” 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说,将绿色生态当作固定的资产来对待,进行管理、使用、保护和研究,能够让老百姓更明白生态保护的价值所在,对经济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代表委员们关于生态保护的“金点子”有没有让你深有感触呢?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保护生态环境,让藏区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编辑/李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