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商推荐 + 申请参展 +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 * 观众 + 参观预登记 -- -- 1. 主页 2. 行业快讯 3. 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五大难! -- 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五大难! 2015年的冬天,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场接一场的雾霾,多个城市多次启动了红色预警,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也昭示了政府、治理产业所承担的压力。治理大气污 -- -- 染,需要政府统领,需要企业施治,需要市场驱动以及公众参与,政策、市场和企业是最重要的力量。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现在,全国二 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 大气污染久治无缓,环境监测困难重重,于是,政府出招,国家政策护其前进。 政策背景: -- -- 申报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1日。 “通知”显示,项目建设包括了提升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等、提升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提升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和提高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水平等四 大项,共涉及13个国工程实验室项目。 -- -- 下面是关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环保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的第一条内容。 第一点:提升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能力 -- 1、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 针对我国大气环境监测仪器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等问题,建设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支撑开展污染源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 有机污染物(VOCs)、氨、重金属(汞等)等连续监测、现场快速监测,大气环境质量多参数多污染物连续监测,石化、化工园区大气污染多参数连续监测与 预警,车载、机载和星载等监测,PM2.5、VOCs化学成分快速检测、非CO2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等关键共性技术、设备的研发、集成与工程化,提高 -- 预警,车载、机载和星载等监测,PM2.5、VOCs化学成分快速检测、非CO2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等关键共性技术、设备的研发、集成与工程化,提高 我国大气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水平。申请单位需具备大气环境污染监测装备研发和可靠性试验能力。 2、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 -- 器研发与工程化试验能力。 从专项建设第一点内容可以看出,大气环境污染监测防治存在以下问题: -- ①、我国大气环境监测仪器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 ②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烟气污染控制技术难以满足管理需求、一次细颗粒物污染治理技术薄弱; -- -- 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环保装备产业的技术也不断进步,突出表现为进口替代效果明显,自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但我国环保装备产业技术总体水平还比 较落后,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多数环保装备更新换代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较长,企业在技术上多以引进、仿制为主,产品开发研究人员的数量和 产品开发经费不足,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环保装备的技术水平。2014年,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产量达到58.86万台(套),同比增长 22.65%,截至2015年5月,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产量则21.5万台(套)。 我国环保装备业存在的问题: -- -- 污染治理设备又严重短缺;最后,产品质量检测缺乏有力的监管,市场上鱼龙混杂,无法形成良性竞争,制约了环保设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气环境检测面临的难题。 据了解,从2015年1月1日起,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具备新标准监测能力并实时发布6项指标监测数据。我国初步建成了空 -- -- 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完成建设,实现了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化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虽然我国已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网,可实现对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的浓度等进行监测,但这远不能完全反映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 也不能满足对空气污染形成机制、演变和输送过程研究的需求。 -- -- 三: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转化为电力的比重依然较低,散烧煤对环境的影响依然较大。我国电煤占煤炭消费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50%左右,远低于国外甚至是世界平均水平(美国约 占93%、加拿大85%、德国84%、英国75%、俄罗斯64%,世界平均比例约78%),其原因就在于电力是实现燃煤高效、清洁利用的最佳方式。但现 -- 占93%、加拿大85%、德国84%、英国75%、俄罗斯64%,世界平均比例约78%),其原因就在于电力是实现燃煤高效、清洁利用的最佳方式。但现 实中,我国仍存在大量煤炭被直接燃烧利用(如居民分散燃煤供暖),这部分煤炭使用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远远大于电力行业。 四:中国石化行业VOCs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 -- 目前,中国与全球情况不同,国内VOCs人为源排放量高于自然源,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方。同时,VOCs人为源污染排放成分复杂,不仅对 大气环境造成影响,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国内对人为源VOCs的治理迫在眉睫。 五:机动车的污染排放问题 -- -- 五:机动车的污染排放问题 据环境保护部2016年1月中旬发布《2015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2014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内容显示,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世界 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