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经验 > 职场/理财 > 公务办理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听语音 -- -- * 更新:2019-08-14 17:15 *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1 *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2 *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3 *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4 *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5 *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6 分步阅读 -- -- 分步阅读 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需建立以资源核算为基础的效益评价体系和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工具的价值测度体系,构建以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 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鼓励以生态修复和产业再造为关键的资源再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与机制。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步骤阅读 方法/步骤 -- -- 1. 1 建立以资源核算为基础的成本效益评价体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资源核算体系,关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损耗、环境代价及生态损失,尤其是超越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过度消耗”部分,以此为核心形成效益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实现几个目的:一是描述,即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提下,显示一定时期 内资源被利用程度有多高,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多大 ;二是评价,即评价资源开发的正效益包括资源产品、财政贡献的经济帐,和由于开发资源导致的资源过度损耗、生态损失的“负债”。 -- -- 内资源被利用程度有多高,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多大 ;二是评价,即评价资源开发的正效益包括资源产品、财政贡献的经济帐,和由于开发资源导致的资源过度损耗、生态损失的“负债”。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步骤阅读 2. 2 建设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重点的资源价值变化测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实质是价值管理,价值管理的关键在于核算。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管理 -- -- 2. 2 建设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重点的资源价值变化测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实质是价值管理,价值管理的关键在于核算。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管理 过程中,以政府为核算主体,以产权制度为基础,以开发、利用、保护、管理中的自然资本多元价值变动为线索,从实物统计、价值评估到定性描述,通 过“摸清资源家底、评估生态损益、服务资产管理”,形成“资源账、生态账、管理账”的信息报告。在技术层面,资源核算与生态系统服务产品核算的 难点仍是价值量核算。 -- -- 过“摸清资源家底、评估生态损益、服务资产管理”,形成“资源账、生态账、管理账”的信息报告。在技术层面,资源核算与生态系统服务产品核算的 难点仍是价值量核算。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步骤阅读 3. 3 -- 3. 3 发展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路径的生态经济。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是协调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共促发展的务实 举措。产业生态化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其站位于资源开发利用的生产加工端,立足产业组织管理视角,通过引入环境友好型技术 ,进行生态化生产流程改造,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共赢的产业模式。而生态产业化是做生态产品转化的文章。生态产业利用经济手段,通过嫁接一、 二、三产业,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 -- 二、三产业,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步骤阅读 4. 4 构建以生态修复与产业再造为关键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以“变疮痍为琳琅、转生态为金银”为思路,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 -- -- 4. 4 构建以生态修复与产业再造为关键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以“变疮痍为琳琅、转生态为金银”为思路,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 以及工程技术措施,对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生态功能再造和提升,并通过嫁接生态修复与产业标讯通再造招投标发展修复式招标经济,不 能够重新激活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还可以实现区域产业再造,收获生态经济福利。 -- 能够重新激活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还可以实现区域产业再造,收获生态经济福利。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步骤阅读 5. 5 -- 5. 5 加快以理论技术规范为重点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我国已经在水流、森林、湿地、草原、荒漠、海洋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 要区域实施了生态保护补偿,补偿机制也已初步形成。不过,在生态保护补偿理论、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方式、补偿评价等制度 建设上还需深入研究。应当尽快出台生态保护补偿的相关制度与机制、技术规范,建立以统筹协调、权责一致、补偿并举、多元补偿、标准统一、动态评 价、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补偿制度。 -- 价、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补偿制度。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制度设计的方法与建议 步骤阅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