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首页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百科 环境污染________________ (BUTTON) 进入词条 (BUTTON) 全站搜索帮助 *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百科冷知识 图解百科 分类 艺术 科学 自然 文化 地理 生活 社会 人物 经济 体育 历史 秒懂百科 懂啦 秒懂星课堂 秒懂大师说 秒懂看瓦特 秒懂五千年 秒懂全视界 特色百科 数字博物馆 非遗百科 百度数说 城市百科 恐龙百科 多肉百科 用户 蝌蚪团 燃梦计划 百科任务 百科商城 权威合作 合作模式 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个人中心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 * * * 环境污染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 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或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 )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 针对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办理中的取证难、鉴定难、认定难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司法解释《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解释》,对有关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以从严惩治和防范环境污染。根据《解释》,致使一人以上重伤或者三人以上轻伤即构成“严重污 染环境”,将被以污染环境罪追究刑事责任。^ [1-2] * TA说 [cdbf6c81800a19d8b8632be23dfa828ba71e46f0.jpg] 巴西旅游胜地为什么沦为垃圾坑? [flag_new_5f5180c.png] 2019-07-09 22:07 巴西大城市现在都面临垃圾围城和水污染的问题。一方面这是因为城市扩张过快导致市政设施跟不上,另一方面也因为巴西大城市的贫民窟太多,政府根本也没有 能力去管理。...详 相关新闻 内容来自 [logo_tashuo_274a010.png] 中文名 环境污染 外文名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拼 音 huán jìng wū rǎn 代表污染物 二氧化硫,烟尘,苯 目录 1. 1 分类 2. 2 成 3. 3 污染源 4. ▪ 概括 5. ▪ 二氧化硫 1. ▪ 氮氧化物 2. ▪ 粒子状污染物 3. 4 污染特点 4. ▪ 时间分布性 5. ▪ 空间分布性 6. ▪ 污染因素效应 1. 5 危害 2. 6 防止方法 3. 7 防治 4. ▪ 对策 5. ▪ 生物净化 1. ▪ 《水污染防治计划》 2. ▪ 《土壤污染防治计划》 3. 8 十大事件 环境污染分类 编辑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声污染、农药污染、辐射污染、热污染。 按属性分 显性污染,隐性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 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 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固体废物污染、液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3]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人类的第一号敌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 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 检察官在办理破坏生态资源犯罪案件现场 检察官在办理破坏生态资源犯罪案件现场 ^[4] 度达到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放出的 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 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放射线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环境污染成 编辑 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 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污染源 编辑 环境污染概括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下几方面: (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 (6)机器噪音,电磁辐射,二氧化碳污染;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环境污染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 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 克/立方米, 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 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 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立方米。 出台环保法治理环境污染 出台环保法治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氮氧化物 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 料燃烧的产物 (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 ;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 毒性的二次污染物。、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 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NOx对动物的影响浓度大致为1.0毫克/立方米,对患者的影响浓度大致为0.2毫克/立方米。国家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 居住区的平均浓度低于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5毫克/立方米。 环境污染粒子状污染物 空气中的粒子状污染物数量大、成分复杂,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或是其它污染物的运载体。其主要来源于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排出的煤烟、工业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的扬尘等,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盐类颗粒物。在空气污染监测中,粒子状污染物的监测项目主要为总悬 浮颗粒物、自然降尘和飘尘。 环境污染污染特点 编辑 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它的特点可归纳为: 1)公害性,环境污染不受地区,种族,经济条件的影响,一律受害。 2)潜伏性,许多污染不易及时发现,一旦爆发后果严重。 3)长久性,许多污染长期连续不断的影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并不易消除。 环境污染时间分布性 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例如,工厂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往往随时间而变化。由于河流的潮汛和丰水期、枯水期的交替,都会使污染 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随着气象条件的改变会造成同一污染物在同一地点的污染浓度相差高达数十倍。交通噪声的强度随不同的时间内车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环境污染空间分布性 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不同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性质有关,因此,不同空间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 分布是不同的。 由上可见,为了正确的表述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单靠某一点的监测结果是无法说明的。必须根据污染物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科学地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网、 点设置、监测项目、采样频率等),然后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得到较全面而客观的评述。 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 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量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间存在一界限(放射性和噪声的强度也有同样情况)。所以,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危害有一阈值。对阈值的研究,是 判断环境污染及污染强度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 环境污染污染因素效应 环境是一个复杂体系,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从传统毒理学观点来看,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单独作用,即当机体中某些器官只是由于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发生危害,没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称为污染物的单独作用。 ②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当这种作用等于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总和时,称为污染的相加作用。如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气溶胶之间、氯和氯化氢之间,当它们在低浓度时,其联合毒害作用即为相加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不具备相加作用。 ③相乘作用,当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超过个别毒害作用的总和时,称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之间、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之间,就存在相 乘作用。 ④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时,称为拮抗作用。如动物试验表明,当食物中含有30ppm甲基汞,同时又 存在12.5ppm硒时,就可能抑制甲基汞的毒性。 环境污染还会不同程度的改变某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评价及对策评价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是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的风俗习惯、哲学、法律等问题有关。有些具有潜在危险的污染因素,因其表现为慢性危 害,往往不引起人们注意,而某些现实的、直接感受到的因素容易受到社会重视。如河流被污染程度逐渐增大,人们往往不予注意,而因噪声、烟尘等引起的社会 纠纷却很普遍。 环境污染危害 编辑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 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 呈现国际化趋势,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大气污染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呼吸系统受损、生理机能障碍、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残。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 "杀人的烟雾"。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 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环境污染与癌症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污染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是癌症综合预防措施的重要组成 部分。 对植物危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 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 品质变坏。 天气气候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①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 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②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 ③下酸雨: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 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④增高大气温度: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热岛效应"。 ⑤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010以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 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这叫做"温室效应"。有的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若干年后会使得南北极的冰熔化,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 酸雨 指降水的pH值低于5.6时, 降水即为酸雨。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 降水酸度pH<4.9时,将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产生明显损害。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烟的不完全燃烧,其次是炼焦、炼钢、炼铁等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相 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而降低血流载氧能力,导致意识力减弱,中枢神经功能减弱,心脏和肺呼吸功能减弱;受害人感到头昏、头痛、恶心、乏力,甚至昏迷死 亡。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低于4.00毫克/立方米。 氟化物(F) 指以气态与颗粒态形成存在的无机氟化物。主要来源于含氟产品的生产、磷肥厂、钢铁厂、冶铝厂等工业生产过程。氟化物对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吸入高 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时,可引起肺水肿和支气管炎。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氟化物气体会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钙质减少,导致骨质硬化和骨质疏松。我国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城市地区日平均浓度7微克/立方米。 铅及其化合物(Pb) 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汽车排出的废气。铅进入人体,可大部分蓄积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的生殖 腺也有一定的损害。引起临床症状为贫血、 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我国尿铅80微克/升为正常值,血铅正常值小于50微克/毫升。 环境污染防止方法 编辑 1. 对于工厂的污水、废气、废烟、废渣等有毒气体进行过滤后排放 2.外出尽量不用私家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3.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节约纸 4.多种植花草树木、不乱砍滥伐 环境污染防治 编辑 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可以说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必须积极防治环境污染。 如果不保护环境,人类将面临着灭亡。 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涵盖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工业锅炉及炉窑烟气 排放控制、典型有毒有害工业废气净化、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居室及公共场所典型空气污染物净化、柏美迪康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无组织排放源控制、 大气复合污染监测模拟与决策支持、清洁生产等八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入选技术大多源于“十一五”以来相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或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 [5] 环境污染对策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中国相继颁布了 严厉惩治环境污染问题后的渎职官员 严厉惩治环境污染问题后的渎职官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今后 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 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路”。政 府有关部门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也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象财政部、化工部、国家海洋局、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环境保护部等部门都颁发过相关法规和 规章。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 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要把这种认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防治 环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有利用生物净化来消除环境污染和发展绿色食品等。 环境污染生物净化 生物净化是指生物体通过吸收、分解和转化作用,使生态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的过程。在生物净化中,绿色植物和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 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绿色植物能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例如,1hm2(公顷)柳杉林每个月可以吸收6 0kg的二氧化硫。第二,绿色植物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 污染物。例如,1hm2山毛榉林一年中阻滞和吸附的粉尘达68t;又如,在有放射性污染的厂矿周围,种植一定宽度的林木,可以减轻放射性污染物对周围环 境的污染。第三,许多绿色植物如悬铃木、橙、圆柏等,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因此,森林和公园空气中病原菌的数量比闹市区明显减少。总之 ,绿色植物具有多方面净化大气的作用,特别是森林,净化作用更加明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的国家,发展林业有着比较优越的条件,我国古代许多地方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 利用,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使我国的森林越来越少。近几十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仍然很低,按 人均计算,我国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国家之一。因此,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从我做起,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努力提高我国的森林覆 盖率。 微生物的净化作用 污染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土壤和水体中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能够将许多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起到生物净化作用。 自然界中不同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的情况不同:有些有机污染物比较容易分解,如人畜粪尿等;有些有机污染物比较难分解,如纤维素、农药等;有些有 机污染物则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如塑料、尼龙。 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一方面利用过滤、沉淀等方法,除去工业污水②和生活污水中个体比较大的固体污染物;另一方面利用污水中 的多种需氧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以及含氮的和含磷的无机盐等,使污水得到净化。污水经过净化处理以后,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就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和工厂的冷却用水。 环境污染《水污染防治计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6] 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 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 、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 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坚持政府市场协同,注重改革创新;坚持全面依法推进,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坚持落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 与,推动节水洁水人人有责,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蓝天 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 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 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 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 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   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 体为95%左右。^ [6] 环境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计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7]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 ,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制定本行 动计划。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 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 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7]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 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 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7] 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7] 环境污染十大事件 编辑 北美死湖事件 北美死湖事件 北美死湖事件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 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番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 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 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墨西哥喷井事件 墨西哥喷井事件 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 喷原油泄漏,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库巴唐“死亡谷”事件 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 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 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 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 膏荒。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汉 堡也有3/4的树木面临死亡。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 1984年12月3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发生。午夜,坐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 现毒气泄漏事故。1小时后有毒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毒雾导致2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 3000多人病入膏肓。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这次事故还使 20多万人双目失明。 博帕尔的这次公害事件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因事故性污染而造成的惨案。 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 1986年4月27日早晨,前苏联,现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组反应堆突然发生核漏事故,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飘到丹麦、挪 威、瑞典和芬兰等国,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时的100倍。核事故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源污染,使前苏联和欧 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患癌症而死亡。 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富尔市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随着百余吨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 茵河。警报传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835公里沿岸城市。剧毒物质构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以每小时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流经地区鱼类 死亡,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全国与莱茵河相通的河闸全部关闭。这次污染使莱茵河的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 雅典“紧急状态事件” 1989年11月2日上午9时,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大气质量监测站显示,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18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200毫克/立方米)5 9%,发出了红色危险讯号。11时浓度升至604毫克/立方米,超过500毫克/立方米紧急危险线。中央政府当即宣布雅典进入“紧急状态”,禁止所有私 人汽车在市中心行驶,限制出租汽车和摩托车行驶,并令熄灭所有燃料锅炉,主要工厂削减燃料消耗量50%,学校一律停课。中午,二氧化碳浓度增至631毫 克/立方米,超过历史最高记录。一氧化碳浓度也突破危险线。许多市民出现头疼、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市区到处响起救护车的呼啸声。下午16 时30分,戴着防毒面具的自行车队在大街上示威游行,高喊“要污染,还是要我们!”“请为排气管安上过滤嘴!”。 日本“四大公害事件”,水俣 1956年发生在熊本县水俣市,原因是氮肥公司将含有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海中,造成居民由于捕食海中鱼类造成水银中毒。第二水俣病(Second Minamata Disease):1964年发生在新潟县阿贺野川流域,原因是昭和电工公司将含汞废水排入海中所致。四日市哮喘(Yokkachi Zensoku):1960年~1972年发生在三重县四日市,原因是硫氧化物导致的大气污染。痛痛病(Itai Itai Disease):1950年发生在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原因是矿山企业排放的大量镉造成的水质污染。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查看全部 * + [2f738bd4b31c870113cad2212b7f9e2f0608fffd.jpg]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合作方。 [d788d43f8794a4c25f9c76cf05f41bd5ac6e3992.jpg] [overlay_543bb29.png] 出国后,第一次让我这个中国妹子觉得智商受辱,居然是这件事…… 不过,作为中国人,虽然在美国要为垃圾清理上缴更多费用,但想到祖国能够变得更环保、更干净,心里还是开心的。 2018-01-021590 + [2f738bd4b31c870113cad2212b7f9e2f0608fffd.jpg] 世界华人周刊 海外观察第一站,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合作方。 [95eef01f3a292df5c8b8fcbcb6315c6034a8731b.jpg] [overlay_543bb29.png] 垃圾围城:比雾霾更触目惊心,我们都无处可逃 当我们沉迷飘红的GDP,陶醉高耸的摩天大楼,追逐繁华的都市生活……是时候停下忙碌的脚步,看一看身边:一座座巨大的垃圾山,形同 血淋淋的伤疤,触目惊心,犹如无底的黑洞,吞噬一切 2017-07-06198 + [54fbb2fb43166d22760dd34d4a2309f79152d2f5.jpg] 好奇心日报 与你有关的商业新闻 [7af40ad162d9f2d35f580238a2ec8a136227cc9f.jpg] [overlay_543bb29.png] 桑吉号油轮爆炸沉没,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能会长达数十年 海面已经形成 10 平方公里的油污带 1 月 6 日晚上 8 点,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和中国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号在上海长江口以东约 160 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油轮全船失火燃烧。 1 月 14 日下午 2 点,在燃烧了 8 天 8 夜之后,桑吉号突然发生爆炸... 2018-01-16156 + [f703738da9773912e87a14ccf1198618367ae23b.jpg] 地球知识局 有知识的人文地理自媒体 [faf2b2119313b07e5fa0a6ee02d7912397dd8c33.jpg] [overlay_543bb29.png] 巴西旅游胜地为什么沦为垃圾坑? 巴西大城市现在都面临垃圾围城和水污染的问题。一方面这是因为城市扩张过快导致市政设施跟不上,另一方面也因为巴西大城市的贫民窟太 多,政府根本也没有能力去管理。 2019-07-08119 * + [54fbb2fb43166d22760dd34d4a2309f79152d2f5.jpg] 好奇心日报 与你有关的商业新闻 [11385343fbf2b211463b365bc38065380cd78e8a.jpg] [overlay_543bb29.png] 有个疗养院老板在用一项奇特的计划对抗气候变化:买煤矿卖煤 如果说这是一部关于美国煤炭行业的电影,那么克拉克就是那个完全不看台词的演员。 西弗吉尼亚州费尔维尤电 - 煤炭被尽可能高地堆了起来,比升降机井还要高,而且溅到了铁轨上。一辆黄色的推土机正在推动煤堆,以便腾出更多空间。在这个下雨天, 从远处看去,黑色的煤堆就像一头准... 2016-12-1250 参考资料 + 1. 两高发布环境污染刑案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引用日期2015-05-06] + 2. 最高检挂牌督办12起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引用日期2015-05-06] + 3. 环境污染物与环境效应 .化科院[引用日期2014-02-10] + 4. 专家建议加大对环境污染犯罪打击力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引用日期2015-05-06] + 5. 科技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的通知 .科技部 环境保护部[引用日期2015-05-05] + 6.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2017-04-17] + 7.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中国环境保护部[引用日期2017-04-17] 词条标签: 自然 , 科学 [a8773912b31bb05173c8fb94347adab44bede09a.jpg] (BUTTON) 图集 环境污染图册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 李金 教授审核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V百科往期回顾 权威合作编辑 权威编辑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科普中国”是为我国科普信息化建设塑造的全... 什么是权威编辑 查看编辑版本 词条统计 o 浏览次数:次 o 编辑次数:230次历史版本 o 最近更新: 清溪浣纱若当年 (2019-11-07) 突出贡献榜 o 洋务大臣 创建版本 1 分类 2 成 3 污染源 3.1 概括 3.2 二氧化硫 3.3 氮氧化物 3.4 粒子状污染物 4 污染特点 4.1 时间分布性 4.2 空间分布性 4.3 污染因素效应 5 危害 6 防止方法 7 防治 7.1 对策 7.2 生物净化 7.3 《水污染防治计划》 7.4 《土壤污染防治计划》 8 十大事件 搜索发现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 编辑入门 编辑规则 本人编辑 new 我有疑问 内容质疑 在线客服 官方贴吧 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 举报不良信息 未通过词条申诉 投诉侵权信息 封禁查询与解封 ©2019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copy_rignt_24.png]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环境污染________________ (BUTTON) 进入词条 +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编辑 收藏 赞 登录 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