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杂志 * 杂志 * 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前搜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关闭 热搜词条 * 投资与理财 * 朝鲜核试验 * 养老金调整 * 韩国布置萨徳反导系统 * G20 * 斯诺登 名称 简拼 关注微信 * 时政综合 * 商业财经 * 文学小说 * 摄影数码 * 学生必读 * 家庭养生 * 旅游美食 * 人文科普 * 文摘文萃 * 艺术收藏 * 农业乡村 * 文化综合 * 职场理财 * 娱乐时尚 * 学术 * 军事 * 汽车 * 环时 浅谈美国个人主义 2017-06-21 18:09:52 青年文学家2017年17期 摘 要: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复杂的思想体系,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利己主义、自私自利等思想,它是对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反思。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个人主义是与资 本主义相适应并在资本主义的崛起中一同产生的思想体系。本文主义从个人主义的本质内涵、对美国个人主义的追溯以及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个人主义;资本主义;美国文化 作者简介:王燕飞(1990-),女,吉林省吉林市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 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2 一、個人主义的本质内涵 正如埃利·阿莱雅说说“在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是一种真正的哲学。个人主义是罗马法和基督教伦理共同的特征。”在美国,“个人主义”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口 号,具有极其广泛的含义。 (一)个人主义的本质内涵 个人主义的内涵非常之丰富,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 和自我。”[1]本书对个人主义概念的界定比较全面丰富,个人主义并非是我们所理解的自私自利、利己主义,而是一种关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思想文化 制度的全面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或法律制度的一种基本理论。在政治和法律上来说,是直接为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学说服务的。实质上, 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之所以浸透着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就是资产阶级渴望通过政治手段和法律手段既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在本阶级内分配利益。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或财产制度的一种基本理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价值的理论,既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又表现靠这些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来维护和实现。这种维护和实现,就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制度化的结果,就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制度和财产制度。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制度的一种基本理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在思想文化多元性的反映,就是资产阶级的所谓言论、出版、新闻等自由,这 种自由是建立在人们的所谓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让人们很难把握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某段时间内的思想文化主 流,所谓艺术上的“现代主义”,刚好与个人主义的主旨不谋而合。实际上,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正是需要这种不断更新的思想文化刺激人们的精 神。 二、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追溯 (一)个人主义的思想渊源 西方个人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哲学、甚至后来的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等。但欧洲近代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个人主义思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文艺 复兴的中心是人权向神权的挑战,使人性复归,将人的天性解放出来。而宗教改革向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质疑,发展了人文主义。基督教的原罪学说要求人们 通过教会向上帝赎罪从而获得灵魂的拯救,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这一理论相悖。他以个人的良知和判断为借口,拒绝将个人的思想置于罗马教会的判断之上。 在早期美国史中,个人意识的发展主线始终伴随着对极度个人主义的忧虑。从对“自由”可能摧毁宗教主义和政治机构的担心,到爱默生对杰克逊民主政治的厌恶 。但爱默生更关注对孤立个人主义的威胁,他不遗余力地试图说明,自立并非傲慢自大的根源,反之,谦逊、内省是其原因。在建国时期,美国人认为地方的家族 、社会、宗教和政府机构在限制个人权利的自由,明确道德规范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革命时期的美国人,公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那时,美国人对 “自由、权利”等概念表现出极大的反感,他们认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超高集体利益的追求是不提倡的。或者说,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对公私概念含混不清, 并且个人意识可能也受到了遏制。 在1839年,英语中出现“个人主义”这一术语时,个人主义才逐渐成为描述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18世纪末,美国人的个人独立意识中已 经包含了一些“个人”、“自我”等个人主义成分。但“自我”仍被认为是人类罪恶的代名词。与追求摆脱社会、国家、宗教和政治束缚为目的的个人主义相对立 ,美国人认为社区的自治仍然是人类繁荣的最佳方式。 (二)革命时期的三大思潮 第一,共和主义。共和主义最关注的是公共利益及其享有的特权,即为了全体更大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其核心理念是,一旦人们道德堕落,公共利益就成 了牺牲品。腐败、堕落被看做是未能为公共利益做贡献的可耻行为,随后便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共和主义关于个人与政体合理 关系的诠释并未被18世纪的美国社会所接受。 第二,清教主义。清教主义一词始于16世纪英国,指中产阶级中主张清洗圣公会内部天主教残余影响的激进分子,他们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的腐败现象,并对宗 教仪式进行改革。 在他们的“神话”中,古老的英格兰民风淳朴,崇尚德行,井然有序,而如今社会却道德败坏,物欲横流。清教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 积极方面讲,清教主义者教会美国人一些人生美德,例如,诚实、节俭、守法、仁爱等,社会要帮助有困难的民众,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反面来讲,清教主 义在美国人的性格成长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第三,现代理性主义。现代理性主义强调,为了公众利益,个人要牺牲短期或非理性的利益。在法国革命之前,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人认为理性被个人或者更高层 次及更为理性的需求控制。18世纪现代理性主义对个人主义的诠释仍不能与19世纪浪漫个人主义相提及,他并没有对个人需求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存在模棱 两可的概念。 共和主义、清教主义和现代理性主义尽管形态各异,但互为补充,他们均赞同每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自由。共和主义致力于培养公民的伦理道德,清教主义者重视心 灵的拯救,按照上帝的旨意获得重生,现代理性主义则为个人提供在自由环境中追求理性生活的准则。总而言之,他们均信奉人类是上帝创造的,并不断关注人类 、上帝、和宇宙本体的認识,对它们进行研究。 三、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一)文化和社会矛盾的产物 美国人比较赞同个人主义,认为其神圣不可侵犯。在他们看来,任何可能破坏他们自己思考、判断、决策并不按自己方式生活的方式都是不道德的。个人主义也伴 随着对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矛盾,即个体与集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反思。反思不是否认个人主义,而是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上,使个人主义的发展更理智、更有效、更 健康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美国文学形象中诠释的个人主义表现形式进行剖析。例如,具有神话色彩的个人英雄西部牛仔,他一次次拯救这个与他格格不入的社会。牛仔的重要性 并非他是孤独的、反社会的,而在于他的独特为社会所需要、所欢迎。我们还可以在真实的人物中找到答案,林肯是一位孤独个人主义英雄。他维护联邦和“人人 生而平等”的双重道德信仰,引起了主张废奴和同情南方的两种人的敌视。他极力主张民族和解放,却死于刺客的枪弹之下,而他却也是通过这种无谓牺牲让自己 获得新生。他通过对一个社会、一个传统的认同,林肯才成为了深刻的、典型的美国人。 (二)对个人主义的再思考 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有以下特点:第一,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是达到目的的手 段。第二,一种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政治思想,反对国家、社会、集体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第三,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强调个人的私有财产制度。这 种价值观比较符合人的天性,先爱己,再爱人。其次,能够比较好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从而推进社会进步。最后,它强调个人权利、自由、平等的重要性,让人 们消除不平等之感。 总结: 个人主义源于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但在美国,个人主义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它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过程。个人主义的积极意义维系着美国 的发展壮大,个人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它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有利于社会的团结稳定。我们要将个人主义的积极意义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到最大化,从而推动社会的和 谐发展。 注释: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三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中文版,第406页。 参考文献: [1]周枫.个人主义:当代政治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5). [2]储智勇.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及其品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8(8). [3]夏伟东,杨宗元.西方学者对个人主义的沉重反思[J].道德与光明,2006(4).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7期 青年文学家的其它文章 吴禄贞在间岛地区的贡献 朋友圈,票友圈 浅谈托斯卡尼尼一脉的指挥风格 谈从传统西方哲学意志理论的演变看康德意志观的创新 简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提炼 杨凝式的书法作品赏析 杂志排行 1. 1《读者》2019年1期 2. 2《杂文选刊》2019年1期 3. 3《读者·校园版》2019年1期 4. 4《文苑·感悟》2019年1期 5. 5《北京文学》2019年1期 6. 6《视野》2019年1期 7. 7《文苑·经典美文》2019年1期 8. 8《读书文摘》2019年1期 9. 9《意林》2019年2期 10. 10《今日文摘》2019年1期 我的订阅  关于参考网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