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忘记是从哪里第一次听到“罗密欧”和“朱丽叶”这两个名字,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这两个人好像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住在每个人的心里了。在还不知道“莎士比亚”是谁的时候,那些从不同的地方听来的可能不完整不原版的故事拼凑成了心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样子。

小时候不知道外国人名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一度以为罗密欧真的姓罗,朱丽叶也就是姓朱。心想这名字起的怎么这么好听。大家说起“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还非得带上“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觉得比起“山伯”和“英台”,“密欧”和“丽叶”该是多么多么洋气啊!
童年里对“爱情”这两个字概念上的理解往往都停留在“白雪公主”“灰姑娘”之类的童话故事里。觉得爱情可以是先苦后甜的,但必须是圆满幸福的。所以当第一次真正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之后,小小的心中小小的爱情观便崩溃了,难道爱情是会让人死去的?!再后来“泰坦尼克号”狂风巨浪般横扫全球,少年时代的我们看见了这样壮丽的爱情,深深震撼。震撼的同时更是痴迷般爱上了里面的男主角雷欧纳多。是这之后才看了他所主演的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时候对这部电影印象就是太美太美,男女主角太美太美,故事太美太美,主题曲太美太美。那时心想,爱情要是美成这个样子,大概死亡这件事情也就轻于鸿毛了吧!是不是这就是所谓的浪漫主义呢?

后来,也许我们也还是看过许多各种不同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小说故事的改编版也好,电影电视的一再演绎也好,甚至是莎士比亚传记电影中体现出的剧作版本也好。它们或许在我们的脑子里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象,或许带给我们些许感慨带走我们几行热泪,但是冲撞的感觉似乎鲜少有了。
再后来我们就开始学法语了,再再后来我们知道了法语音乐剧,比如《巴黎圣母院》,比如《小王子》,再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当我们从法语课堂的投影仪上看到那些法语音乐剧里漂亮的舞台,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表演,尤其是那高亢优美的歌声时我们就已经眼前一亮心中一惊了。当时我们是多么多么的想要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下那氛围那场景那歌声啊!这样的心愿一定是无意中被某个天使听到了,所以2012年的圣诞新年期间法国乐坛奇才Gérard
Presgurvic(特拉尔•普莱斯居尔维科)将带着13位独唱歌手、32位舞者与特技演员跟50位工作人员来到上海文化广场盛大演出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2012年12月22号的首演应该是这末日重生后的第一份礼物吧!就让我们一切从零开始,就让罗密欧开始用最浪漫的法语对着朱丽叶悠悠唱起关于他们的爱情。而新东方的法语老师们也会在第一时间跟大家分享这场视觉听觉的盛宴的感受,敬请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