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6日,平山县合河口乡坪岭村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石玉秀创办了坪岭慈善安老院,让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在安老院用餐。公益养老院让老人们能安享晚年,也为年轻人解除了后顾之忧。两年多过去了,安老院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石玉秀一直在坚持,而且安老院越办越好,“眼看着这些老人的脸色越来越红润,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石玉秀说。
现状:公益养老院越办越好
今年48岁的石玉秀就是坪岭村人,十几岁便外出挣钱。2009年,原本做生意的他被村民们推选为坪岭村村主任,后来又被选为村支书。坪岭村不大,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下很多空巢老人,每日三餐成了问题。2014年,石玉秀看到《燕赵都市报》刊登的2014年度“感动河北”人物付宏伟为村里的老人免费提供敬老饺子的事迹后,受到启发,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将村里一个废弃的学校改成了食堂。2015年5月6日,坪岭慈善安老院正式成立。
如今安老院已经成立了两年多,发展也越来越好。原本算上厨房才只有30平方米的面积,现在已扩建到170平方米,食堂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了。石玉秀说,安老院对老人们的承诺一直没变。“我当年就告诉老人们,在安老院吃饭,永远不用自己掏钱。只要我能挺下去,安老院就会一直开下去。”
在安老院的餐厅里贴着一张“一周食谱”,每天饭菜都不重样,下面还标注着“以上食谱不经院长(石玉秀)同意不得随意更改”。石玉秀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常住人口有60多人,其中40多人都在安老院免费就餐,年纪最大的已99岁高龄了。
波折:经济压力是最主要困难
安老院开办两年多,石玉秀也面临不少压力。
首当其冲就是经济上的压力。老人们一天要吃几十斤蔬菜、一袋面粉。安老院要正常运转,只靠义工远远不够,还要聘用专门的工作人员做饭、收拾。石玉秀说,最困难的时候是在2015年10月,当时他生意不景气,积蓄也花得差不多了,安老院里只剩下了最后6袋面粉,眼看就要办不下去了。好在关键时刻,他的一位朋友给他捐了10袋面粉,之后又有好心人陆续捐米捐面,平山县民政局还给安老院拨款3万元,终于闯过了那个难关。
让石玉秀更难以忍受的是他人的质疑和闲言闲语。“当时很多人说,我是打着慈善安老院的名义想挣钱。”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安老院越办越好,石玉秀用自己的行动,回应了人们当初的质疑。
“最令我高兴的是,老人们都把这里当成家了。”石玉秀说,刚开始每次他运回米面蔬菜,都要招呼才会有老人来帮忙。“现在他们一看见我拉东西回来了,就会主动过来帮忙。下雪后,身子骨还结实的老人全都拿着扫帚来帮安老院扫雪。”石玉秀说,知道安老院能一直办下去,老人们的心里都踏实了。
完善:
关注老人健康和精神生活
安老院刚创办时,石玉秀专门找来医护人员给老人们挨个儿做了体检。老人们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通过饮食上的调整,几个月后,当石玉秀再次请医生来安老院做体检时,老人们的健康状况都有了改善。“以前老人们都舍不得买油,是用猪油炒菜,现在安老院炒菜用的都是植物油。再加上老人心情舒畅了,身体状况也都好了。”两年多来,一直有医生不定期来安老院为老人体检。石玉秀还自己掏钱,专门买回了血糖仪、血压计,定期为老人们检查身体。
儿女们逢年过节才会回家,村里的老人们业余生活非常贫乏。“不能光让老人们把肚子填饱了,精神生活也要管。”石玉秀一有机会就请戏剧团来表演,餐厅外就有一个露天大戏台。“河南安阳豫剧团、漯河曲剧团都来这里唱过戏,老人们爱听着呢。”
理想: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公益养老院
安老院为在外打工的坪岭村青壮年解除了后顾之忧。“以前年轻人在外打工,会担心家里的老人没人照顾。有时候老人病了,等到孩子回来后再去看,病都耽误了。”石玉秀告诉记者,现在一旦发现哪位老人没有按时来吃饭,安老院的工作人员或其他老人会去家中查看,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送老人就医。
坪岭慈善安老院的大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写:“替天下儿女尽孝”。在石玉秀的心里,确实还有着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远大理想。“我现在除了想把坪岭慈善安老院建好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理想,就是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类似坪岭慈善安老院这样的公益养老院出现。”
开源:
开办艺术团赚钱补贴安老院
1月17日,本报刊登了《一日三餐全免费的公益养老院》的报道,向读者介绍了石玉秀和他的公益养老院。报道刊登后,很多读者打来电话,表达了对石玉秀的钦佩和赞扬,并鼓励石玉秀一定要将公益养老院好好办下去。
11月27日,记者再次联系上石玉秀,他告诉记者,安老院现在运转正常。为了让养老院更好地办下去,石玉秀还开办了一家专门唱戏的艺术团,艺术团在石家庄周边各个县演出,所获得的收入除了演员的工资外,剩余的钱全部用于安老院。“我希望通过努力,让安老院的老人们能够吃好喝好,让公益养老院一直办下去。”石玉秀朴实的话语说得格外坚定。
2015年5月6日,石玉秀创办坪岭慈善安老院,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前来就餐。安老院开启了公益养老模式,为坪岭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解除了后顾之忧。两年多过去了,安老院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石玉秀坚持了下来。原本算上厨房才只有30平方米的安老院,现已扩建到170平方米,食堂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了,安老院办得越来越好。
石玉秀说,安老院对老人们的承诺一直都没变。“我当年就告诉老人们,在慈善安老院吃饭,永远不用自己掏钱。只要我能挺下去,安老院就会一直开下去。”而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更大的理想,那就是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类似坪岭慈善安老院这样的公益养老院出现。(河北新闻网 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