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有感情 閻連科書寫未竟的田園夢 (第273期2012/05/03)

?"
中國最多禁書作家的閻連科。(攝影/宋祥龍)

不同於以往關注於人與社會,中國最多禁書作家閻連科的新作《北京,最後的紀念》歌頌大自然田園生活,以紀念去年被強拆的住所——北京711號園。新書是對強拆的「無言的抗議」,也是對大自然「無盡的崇拜」。

文 ◎ 梁珍


閻連科運用實驗證明,植物的確是有感情並有語言、能發出「聲音」說話。(攝影/宋祥龍)

「為了證明植物的確是有感情並有語言、能發出『聲音』的,我用我的物理常識和860元錢,外加三次到中關村大街電子城的懇求與謙遜,把測量電流的儀表改裝成了一臺記錄測量儀,然後把一棵菠菜拔下來,趁它最為鮮嫩、生動、青春年少時,把菠菜和測量儀的正負電極相連接,然後把火柴點燃後,在菠菜的上空晃了晃,我發現測量儀的指標有輕微的擺動感。我完全把火柴燒在那棵菠菜的葉尖上,那指針的晃動就明顯而迅速。

這一有趣的實驗發現,讓我驚奇而興奮,於是,我把測量儀完全搬到廚房內,又拔來了一棵充滿青春活力的大菠菜,將一片葉子連著測量儀,把對面那片葉子丟在燒成沸水的鍋裡煮。這時候,記錄測量儀上暗紅的錶針搖擺不止,而且振幅極高,頻率極快,完全如一個人受到了驚嚇或恐嚇的緊張和不安,直到那棵菠菜最終在沸水裡死亡,那針擺都還沒有停下來。」——摘自閻連科《北京,最後的紀念》

為紀念去年被強拆的住所——北京711號園,被稱為中國最多禁書作家的閻連科,最近著書《北京,最後的紀念》,記錄下這段為期三年、珍貴的田園生活,是對強拆的「無言的抗議」,也是對大自然「無盡的崇拜」。當中不乏有趣的事情,透過和大自然緊密的接觸和研究,作者發現「植物是有感情和語言的」,甚至自製測試儀來記錄下這個現象。


中國最多禁書作家閻連科的新書《北京,最後的紀念》。(攝影/余鋼)

目前在香港浸會大學擔任駐校作家的閻連科,在大學校園裡一處小小的公寓中,接受了我們的專訪,談書,談人,談自然。

中國的《瓦爾登湖》 出版前結尾被修改

記者:能否先介紹一下《北京,最後的紀念》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閻連科:這是一本純粹寫大自然,寫人對大自然的感受,比如我們說花草、樹木、植物、動物、鳥雀、昆蟲等等,我想純粹是一個以大自然為主人翁的一次寫作,和我之前的寫作幾乎是完全不同的。

1   2   3   4   下一頁


新紀元PDF 版訂閱(US$10 52期)
Share/Bookmark
評論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