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說明
本課程發展計畫以醫學史、臨床醫學、文學與文化研究的跨領域整合閱讀角度切入十九世紀至當代文學作品、醫學發展與文化政治,藉由對照現代西方醫學的發展與社會文化思潮,閱讀醫學、文學與社會文化之間互文交錯反映出的疾病敘述與身體政治,進而探討疾病與健康相互指涉、對比排除的形塑概念,醫學成為鑑定區隔健康∕疾病、理性∕瘋狂、正常∕異常的參照準則。本計畫檢視醫學被建制為規訓(discipline)與監控(surveillance)身體的理性工具,從醫學與文學的對照閱讀中,檢視文學中的疾病與醫學論述如何型塑人們對身體政治的認同與罹病感受的書寫,並探討疾病界入自我感知的書寫過程,成為書寫者與閱讀者認識身體、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論述成形過程。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在醫學如何界入規訓與監控身體的過程中有許多精彩且對於當代學術思潮發展有深遠影影的著述。自《癲瘋與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起,傅柯探究精神診療院所在拘禁、隔離與強制治療精神疾病患者的過程中,醫學成為鑑定精神異常標準的準則,正常的人得以從隔離精神異常者的過程中,建制出合於理性的行為與身體準則,並從施行鑑定準則的過程中,建立易於常模的「他者」想像以及識別「他者」的鑑定標準,並從中樹立一套符合理性常模用來減縮異常、抑制罪惡、排除他者的體制化規範。
傅柯在學術生涯的龐大論述大抵是建立在探究醫學、政治、律法、文化、軍隊、教育、家庭等體制化機構如何成為合理化的權力施行場域,並從而落實鑑別、排斥、區隔、拘禁、警示、懲戒異常「他者」的過程。作為體制化合理施展管束與懲罰權力的鑑定標準,醫學成為一個關鍵的審核標竿,醫學在歷經專業化、診療化與工具化的歷程之後,正式介入公共與私秘空間成為管束健康、教化行為、約制身體的施行工具。現代醫學除了藉由提升學術知識與診療技能建立專業與權威的形象,也依循傅柯的論述軌跡透過監視與管束落實知識權力的施行。
本課程由傅柯的理論基礎為出發點,企圖探究醫學介入疾病想像、文化政治與身體認知的過程,並透過體制化的身體管束與監視經濟,介入疾病的想像與再現。主要探究的研究與教學主題有二:「書寫疾病」與「疾病書寫」,透過比對疾病在書寫情境中主客體位置的轉換遊移,探索疾病在文學作品、文化現象與醫學發展的再現過程中揭具從屬與顛覆的雙重本質。並經由比對文學作品、時代思潮與醫學史發展,開拓透過醫學來檢視主體生成的閱讀策略,以十九世紀至今的文學作品與文化現象為閱讀標的,對比疾病在想像與再現的過程中遭到標定為他者的侵犯者意指,以及疾病僭越進入認知主體成為認知標準的交互關連。
"人類必然會瘋顛到這種地步,即不瘋癲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瘋癲"~~帕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