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ch1.gif]   [word1.gif] [word2.gif] [word3.gif] [word4.gif] [word5.gif] [word6.gif] [回首 頁.gif] 六書的概念 復興國中 尤碧玲老師編 漢字的結構 漢字的結構是指漢字的組成方式,也稱「造字法」。但這個造字法並不是古人造 字時預先設定的造字法則,而是後人根據漢字的組成情況分析出來的。漢字結構 理論中最著名的是「六書說」,它是漢代人對漢字的構成規律加以概括和歸納。 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六種造字的法則,其中象形和 指事都是字形不能再加以分析的「獨體」,稱為「文」;會意和形聲都是字形可 以分析的「合體」,稱為「字」。以上四種是文字構造的基本法則,轉注和假借 則是文字構造的補充法則。東漢時代的學者許慎在他所撰寫的說文解字序文中, 對六書的定義都作了簡單扼要的解釋,並且各舉兩個字作為例子。以下僅就文字 構造的基本法則分別加以介紹: 說文解字敘: [jay01_ico004.gif]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屈,日月是也 。 [jay01_ico004.gif] 指事者 ,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jay01_ico004.gif] 會意者 ,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jay01_ico004.gif] 形聲者 ,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jay01_ico004.gif] 轉注者 ,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jay01_ico004.gif] 假借者 ,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補充說明: [Ball(2).gif] 古人造字的原則共有六項,稱為(六書) 。 [Ball(2).gif] 六書是就已有的文字加以研究分析,整理歸類所得,因此我們可 以依據六書的 類別,為每一個字找出當初造字的方法。 [Ball(2).gif] 一般習用之六書名稱與次序: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 轉注 、假借。 [Ball(2).gif] 六書之中象形字最早;形聲字最多。 [Ball(2).gif] 造字的基本法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Ball(2).gif] 造字的補充法則---轉注、假借 。 [Ball(2).gif] 不能再加以分析的獨體、稱為「文」---象形、指事。 [Ball(2).gif] 可以再加以分析的合體,稱為「字」---會意、形聲 。 [Ball(2).gif] 象形與指事之別---象形是具體的「物」;指事是抽象的「事」。 [Ball(2).gif] 會意與形聲之別---會意是「形符」+「形符」;形聲是「形符」+ 「聲符」。     註: 本六書網頁資料主要參考至九年一貫課程國語文七年級(即國中一年級)翰林版國 文一下課本。 並酌以參考正中之形音義大字典、洪葉之中國文字結構--六書釋例及以下網址: http://www.geocities.com/on_on_hui/bk08ch07.htm http://www.taiwaninfo.org/info/culture_c/aei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