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codage utilisé (INPUT) : UTF-8
Forme recherchée : 自然|天然
Segmentatio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ccurence n°1 : 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 - Wikipedia /**/ /*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 var wgTitle = "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 var wgAction = "view"; var wgRestrictionEdit = []; var wgRestrictionMove = []; var wgArticleId = "334713"; var wgIsArticle = true; var wgUserName = null; var wgUserGroups = null; var wgUserLanguage = "zh"; var wgContentLanguage = "zh"; var wgBreakFrames = false; var wgCurRevisionId = "4772684"; var wgVersion = "1.12alpha"; var wgEnableAPI = true; var wgEnableWriteAPI = false; /*]]>*/ /**/ 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颱風是侵襲台灣最頻仍的災害,而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也多是因颱風而制定
- Occurence n°2 : 《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是台灣政府針對天然災害發生後之處理搶救所研擬的法規,冀在天然災害發生時,避免相關人員因通勤、通學、辦公或上課等而造成生命與財產損失
- Occurence n°3 : 目录 1 歷史 2 訂定 3 法令大意 3.1 停止辦公及上課標準 3.2 通報作業權責 3.3 通報時機 4 適用機關 5 其他 6 對外鏈結 // [编辑] 歷史 颱風是侵犯台灣最頻繁的天然災害
- Occurence n°4 : 而1949年-1996年共有218個,百年平均下來,有案可查且侵犯台灣地區的颱風約有4.07個,就此看颱風可說是侵犯台灣最頻仍的天然災害
- Occurence n°5 : 1993年,人事行政局組織法制化後,決定天然災害是否停止辦公改由人事行政局實質主導,並且參酌各地縣市政府意見與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
- Occurence n°6 : 台灣政府特地就各機關相關單行法規及其他法令整合成統一作業辦法,而其辦法正命名為《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
- Occurence n°7 : 而該作業辦法則是中華民國政府明定所轄台灣、澎湖、金門與馬祖地區發生天然災害時,公務機關辦公人員與學生是否上班或上課的通報規範
- Occurence n°8 : [编辑] 法令大意 就字彙上定義,天然災害本來定義係指「自然界發生足以危害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之現象,凡自然環境變動所產生災禍」,不過根據該作業辦法之第二條明確指出,此間指稱的天然災害,為颱風、地震與洪水,其中,又以颱風為最主要適用情形
- Occurence n°9 : 其辦法除了部分後續說明外,法規主文約略分成三部份: [编辑] 停止辦公及上課標準 作業辦法首要部分,確定了天然災害的放假標準
- Occurence n°10 : [编辑] 通報作業權責 人事行政局「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情形」特別頁面 就是否放假決定權來說,該作業辦法原則規定:含台北市、高雄市、金馬地區的台灣所有縣市,停止辦公及上課決定與通報權皆歸直轄市市長,省轄市市長與縣長權限,也就是各地方首長皆可決定所管轄轄區內是否可因天然災害而予以放假
- Occurence n°11 : 不過該辦法仍彈性規定,特殊情形者,可由天然災害受害機關首長或學校校長自行決定
- Occurence n°12 : 另外由於網路日趨發達,人事行政局首頁(http://www.cpa.gov.tw)於颱風期間亦會改為「各縣市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情形」特別頁面,主要媒體及入口網站皆會提供連結供查閱
- Occurence n°13 : [编辑] 其他 《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所稱颱風假放假通報地區,可指包含上班地點與居住地點
- Occurence n°14 : [编辑] 對外鏈結 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全文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7%84%B6%E7%81%BD%E5%AE%B3%E5%81%9C%E6%AD%A2%E8%BE%A6%E5%85%AC%E5%8F%8A%E4%B8%8A%E8%AA%B2%E4%BD%9C%E6%A5%AD%E8%BE%A6%E6%B3%95” 3个分类: 台灣社會 | 中華民國法律 | 灾难 查看 条目 讨论 编辑本页 历史 不转换/不轉換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台灣正體 马新简体 港澳繁體 个人工具 登录或创建账户 if (window.isMSIE55) fixalpha(); 导航 首页 分類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帮助 帮助 社区主页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询问处 繁简转换 联系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资助维基百科 搜索 工具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打印页面 永久链接引用此文 其他语言 日本語 最后更改 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