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读书频道 > 媒体书评 > 文学
孔子是一个熟练的弓箭手和御手,《西游记》的故事来源于一个真正的僧人的真正的旅行……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古典名著
 发布时间: 2006-01-02 07:59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论语》(Analects)
孔子(Confucius)
常用纪年前551-479

  对于很多当代西方人来说,阅读和欣赏《论语》最大的困难就是超越孔子的传统形象,不把他当成一个令人好奇的东方绅士,觉得他说的格言警句只能放在签饼里面。当然,他的名字也不叫Confucius,这个名子
是17世纪耶稣会的传教士给他起的,那时候对欧洲人来说,每一位哲学家都要有一个拉丁语名字(Confucius是“孔夫子”这一名字的拉丁化写法,意思是“伟大的孔圣人”。)

  他姓孔名丘,出身于一个古老而又广受尊重的低等贵族家庭,他的出身在中世纪西方被称为骑士。长大以后,他成了一个熟练的弓箭手和御手,既充满了活力,又彬彬有礼。孔子处在一个社会政治发生极大变化的时代,古老的周朝统治日渐衰落,国家分裂成为许多小国,彼此间相互仇恨。孔子的军事才能逐渐变得过时了,因为大规模的军队和新式的武器宣判了旧式骑士间小规模战争的末日。

  孔子需要一种新的职业,于是他像很多人一样,试图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顾问,利用自己对于历史和古代文献中的种种先例的了解,帮助国君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生存下去。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成为一国的宰相,利用这一职位来重建他心目中五百年前周朝建国的道德标准。他在自己的家乡鲁国短期担任官员,但并没有能够成功地说服国君全面采纳他的建议。虽然东亚地区几百代人都将孔子奉为“至圣先师”,但他仅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而按照他自己的人生标准则是个失败者。他逝世时虽然广受弟子爱戴,但自己却非常失望。

  孔子虽然是一个观念极为保守的人,但他反对那种少数人世袭的特权做法,这也许是他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做出的最大贡献。他的理想是培养“君子”,但他给这一词注入了特殊的意义:对他来说,任何一个行动,教育,举止配得上这一标准的人都是君子,而父亲偏巧是贵族的愚人则根本算不上君子。孔子也反对成文法典,他觉得成文法典只会招致人们欺骗和逃避法律,他提倡“礼治”(rule of li),这一词语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但分别包含了礼仪,礼节,仪式和习惯法律中的一部分意义。这种不成文的社会准则可以由道德高尚的精英人士组成政府加以实施。(将这一群体与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中提到的精英统治对照是非常有趣的)

  孔子既便在有生之年撰写了什么作品,也没有流传下来;《论语》收集他的谈话,课程和只言片语,在孔子逝世之后不久即由弟子们开始编写,然后历经几代人不断增添内容。《论语》没有联系的叙事线索,有几篇文章语焉不详,令人不解。有些教诲属于不言自明的道理,甚至有些陈腐老套。而老调重弹主要是因为它们在25个世纪中常常被证明为正确无误。有些读者因为孔子的保守观念而感到不快,特别是他对于父权制度盲目拥护,贬低妇女的地位的做法;读者不妨想一想,这种批评对上古时代的每一位哲学家都是适用的。

  《论语》篇幅不长,值得反复阅读,它记录了一个高尚而有活力的人的思想。

《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
据传为吴承恩作(Wu Ch'eng en)
1500-1582

  自出版以来,《西游记》在绝大多数时候被归为“无名氏”所作,直到最近,学者们证明其作者可能是吴承恩。为什么这部世界上最好的传奇小说的作者要隐瞒身份呢?这个问题能从吴承恩的身份中找到答案。吴承恩是一名正统儒家学者,诗文对他有一定的影响,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学界,接受正统教育的人应当致力于创作一些为社会所尊重的作品,如诗歌和文章,或者专心研究经典文章,他们绝对不能去做像写小说这样愚蠢无用的事情。当然,小说也并不是没有市场,很多这种正统理性的学者也会私下在家里享受读小说的乐趣。但他们不愿意让人知道他们实际上写这类东西。所以吴承恩在把自己的代表作公诸于世时完全不为人知。

  不管怎样,我们也许应该说吴承恩与其说是在写小说,不如说是在编纂小说,在《西游记》中的故事作为中国大众文化当中的组成部分,在吴承恩对其做出处理之前,已在民间流传了好几百年。这些故事在中国非常普遍,主要在集市上被说书人广泛流传,并常见于戏剧和木偶戏情节之中。与中国其它文学作品相比,这一故事中的人物深入人心,广受人们喜爱:心地善良,容易上当的取经僧人玄奘,他勇敢的旅行伙伴,猴王孙悟空,以及他们的朋友愚蠢但心地善良的猪八戒,以及鱼精沙僧,他们的故事几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儿童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亚于西方世界中的鹅妈妈的故事。吴承恩所做的工作就是把关于这些人物零散多样的故事编织在一起,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来源于一个真正的僧人进行的真正的旅行,不知为何,这名僧人令人们为他编出了许多荒诞不经的故事。中国的佛教僧人玄奘(602-664)在皇帝的支持之下从中国去往印度取经,那些经卷有些还不为中国人所知,而有些则有了更新的版本。玄奘的西天之旅大获成功,回来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毫无疑问,玄奘为佛教在中国盛唐时代的深化和普及做出了贡献。

  但在《西游记》中,玄奘取经的过程只不过起到联接作用,把一个个充满魔力,凶狠的妖怪,以及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联在了一起。(但在传统上,中国的评述者将这些故事解释为象征着获得佛法真谛所要经历的磨难)故事当中的真正主人公是那只猴子,他一定与《罗摩衍那》中的众猴之王哈努曼在文学上沾亲带故。美猴王的故事似乎是在一世纪随着佛教的引入从印度传到中国去的,但这一最初形象后来被中国的说书人逐渐细化并加深了。

  我建议读者开始最好先读阿瑟·韦利翻译的名为《猴子》的缩写本,该译本翻译极为成功,然后还要至少花些时间看一看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安东尼·吴(Anthony Wu)翻译,名为《西游记》的权威全译。

  (本文摘自《一生的读书计划》,[美]克里夫顿·费迪曼 & 约翰.S.梅杰著,中信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有效的用户名密码。如果您还未注册,请点这里
昵称
密码
  
全文检索
搜索引擎
 本周调查
 
 昨日焦点
·冬季:按摩穴位增免疫
·心理饱和三现象
·墨鱼是女性的营养佳品
·北京招聘8000名“大学生村官”
·幼儿多吃鱼长大擅长交流
·食物相克没那么玄
 热点推荐
 
 最新图片新闻
 
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邮编:100062 
电话:010-67078856
网管信箱  本站声明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京ICP证010288号
总监制:张碧涌
 法律顾问:
宫伟力 赫英强 律师